-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次公(cì gōng)的意思:指人行为不端正,品德不高尚。
方伯(fāng bó)的意思:方伯是指古代官职中的地方长官,也泛指地方上的官员。
飞腾(fēi t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迅速上升或飞跃,也用来形容人才华出众、事业蒸蒸日上。
画船(huà chuán)的意思:比喻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完成或实现。
环佩(huán pèi)的意思:指人物的品行高尚,言行举止端庄秀丽。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棘寺(jí sì)的意思:指因为种种原因而寺庙遭到破坏或废弃。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屈指(qū zhǐ)的意思:屈指是指用手指弯曲来表示数字的动作,成语屈指则表示极少的数量。
上公(shàng gōng)的意思:指人民群众对官员的尊敬和敬仰。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薇垣(wēi yuán)的意思:指围墙上的薇草,比喻围墙内的优美环境。
燕阙(yàn quē)的意思:指古代帝王巡幸时,由于宫殿华丽壮观而被称为“燕阙”,引申为华丽壮观的宫殿或建筑。
迎日(yíng rì)的意思:迎接旭日,象征新的开始或希望。
越台(yuè tái)的意思:指越过对方的防线,进入对方的领域或势力范围。
乍看(zhà kàn)的意思:初次看到,一开始看到
镇静(zhèn jìng)的意思:指心境平静,情绪稳定,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周方(zhōu fāng)的意思:周围的四个方向,形容周围无一空隙。
竹马(zhú mǎ)的意思:竹马是指小孩子之间以竹子做成的马玩具,比喻童年时代的纯真友谊。
坐啸(zuò xiào)的意思:坐着大声地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方伯曾公来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威仪与风范。首句“十二岩城坐啸中,湖天晴色画船空”以宏大之景开篇,岩城坐啸,湖面晴朗,画船空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预示着重要人物的到来。接着,“薇垣镇静周方伯,棘寺飞腾汉上公”两句,运用对仗手法,将曾公比作镇静的方伯和飞腾的汉上公,既突出了其地位之高,又展现了其行事之稳重与才华横溢。
“环佩乍看燕阙底,旌旗曾闪越台东”则进一步描绘了曾公的仪态,环佩叮咚,仿佛在燕阙之下轻盈漫步;旌旗飘扬,曾在越台之东留下辉煌印记,形象地展示了其过往的荣耀与成就。最后,“犹怜竹马争迎日,屈指黄金召次公”两句,以儿童争迎太阳的场景隐喻,表达了人们对曾公的敬仰之情,同时暗示了曾公即将被召回的重要使命,充满了期待与敬意。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曾公来访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风采与成就,也传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深切敬意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分题得莫氏荷池
我老贫无居,借宅横水北。
轩窗五月凉,四面绕脩竹。
方塘贮清泉,绿净荫湖目。
初疑青钱小,稍展圆盖绿。
红妆出菡萏,敛萼似羞缩。
清晨露华滋,掩苒耀容服。
风来香十里,雨过珠百斛。
全家在清凉,衾枕有馀馥。
吾师老瞿昙,六入渐驱逐。
尘嚣化五浊,热恼变三伏。
食实餐其根,对案何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