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岛夷(dǎo yí)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蛮荒之地。
典礼(diǎn lǐ)的意思:指庄重隆重的仪式或仪式性的活动。
告谕(gào yù)的意思:告知、告诫。
官仪(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员的仪态、举止或所持的礼仪。
过越(guò yuè)的意思:跨越、超越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皇家(huáng jiā)的意思:指与皇帝或皇室有关的事物,也可用来形容非常豪华、尊贵的事物。
鸡林(jī lín)的意思:指繁荣昌盛的景象,形容人口众多或事物繁多。
金函(jīn hán)的意思:金函指的是金色的书箱,比喻珍贵的书籍或重要的文件。
敛色(liǎn sè)的意思:指人脸色变得收敛,不再显露出内心的情感。
龙节(lóng jié)的意思:指节日或庆典中隆重的活动或仪式。
路过(lù guò)的意思:指经过某地或某事时只停留一会儿,没有深入参与或留下痕迹。
潜形(qián xíng)的意思:隐藏真实形态或意图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水怪(shuǐ guài)的意思:指坏人、恶人。
特命(tè mìng)的意思:特指特别的任务或使命。
彤墀(tóng chí)的意思:指红色的台阶或门槛。也用来形容宫殿、庙宇等建筑华丽的外观。
威德(wēi dé)的意思:指威望和德行,指一个人的威信和品德。
越裳(yuè cháng)的意思: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衣着,比喻超越时代、地域、身份等界限。
周时(zhōu shí)的意思:周时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指整个时代或整个朝代。
周典(zhōu diǎn)的意思:指规范、典范,也可指古代周朝的法律制度。
汉官仪(hàn 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吏在担任职务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和仪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派遣使者出使占城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朝廷对外交事务的重视与对礼仪的讲究。首句“金函颁诏出彤墀”,以“金函”象征诏书的尊贵,“彤墀”则为皇宫的象征,传达出皇帝亲自下诏的庄重氛围。接着“特命儒臣抚岛夷”,点明派遣的是儒臣,体现了明朝对于外交礼仪的重视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龙节远稽周典礼,鸡林重睹汉官仪”两句,通过类比周朝和汉朝的外交礼仪,强调了这次出使的重要性和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其中,“龙节”是古代帝王或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信物,象征权威;“鸡林”则是对占城的称呼,这里借指出使的目的地。这两句不仅展示了明朝外交的自信与气派,也体现了对古代外交礼仪的传承。
“海云敛色迎丹仗,水怪潜形避绛旗”描绘了出使队伍经过大海时的壮观景象,海上的云彩仿佛因迎接这支带有红色旗帜的队伍而收敛了光彩,水中的怪异生物也因畏惧红色旗帜而隐藏身形。这一景象既表现了出使队伍的威严,也寓示着其受到自然界的敬畏与欢迎。
最后,“路过越裳烦告谕,皇家威德迈周时”表达了出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告知与解释的任务,并强调了明朝的威望与德行超越了周朝时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朝对外交往的宏大场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杨应之
应之蹉跎三十九,犹著青衫困尘垢。
高才逸气老益奇,我每事之安敢友。
逢时则驾子何患,有才未用谁之丑。
暴得从来失常速,徐驱未用鞭其后。
扫除万事付之命,收拾至乐归之酒。
闻公颇以饮自名,我亦抗衡能至斗。
京师常恨酒不足,贫旅仅得糊其口。
乃知一饮尚间关,功垂万古知难偶。
百年痛饮乃良图,安用金朱裹枯朽。
我生自断计已决,君亦我徒能尔否。
扬眉鼠子事轻肥,眨眼小儿夸谨厚。
须防仰嚇忌鹓雏,更虑致魇逢刍狗。
独醒不若餔其糟,群犬犹须避而走。
遭刑每笑嵇叔夜,得计须师彭泽叟。
我官古邑洛之阳,间有山川亦奇秀。
行当酿秫从子游,更以新诗相献侑。
《寄杨应之》【宋·张耒】应之蹉跎三十九,犹著青衫困尘垢。高才逸气老益奇,我每事之安敢友。逢时则驾子何患,有才未用谁之丑。暴得从来失常速,徐驱未用鞭其后。扫除万事付之命,收拾至乐归之酒。闻公颇以饮自名,我亦抗衡能至斗。京师常恨酒不足,贫旅仅得糊其口。乃知一饮尚间关,功垂万古知难偶。百年痛饮乃良图,安用金朱裹枯朽。我生自断计已决,君亦我徒能尔否。扬眉鼠子事轻肥,眨眼小儿夸谨厚。须防仰嚇忌鹓雏,更虑致魇逢刍狗。独醒不若餔其糟,群犬犹须避而走。遭刑每笑嵇叔夜,得计须师彭泽叟。我官古邑洛之阳,间有山川亦奇秀。行当酿秫从子游,更以新诗相献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1367c6a9b97a6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