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灯市歌·其四》
《灯市歌·其四》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得升平调若何,烛香影里醉婆娑

任教百戏随宜闹,也遣春宵点缀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戏(bǎi xì)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变化多端,多才多艺。

春宵(chūn xiāo)的意思:春天的夜晚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平调(píng diào)的意思:指言辞平和,不带感情色彩。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任教(rèn jiào)的意思:担任教师职务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随宜(suí yí)的意思:根据情况随意决定

鉴赏

这首《灯市歌(其四)》描绘了明代灯市的繁华景象与人们欢愉的氛围。诗人凌义渠以细腻的笔触,将灯市的热闹与升平之景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首句“翻得升平调若何”,开篇即以问句形式,引出对灯市中升平景象的赞叹。这里的“升平”不仅指社会安定,更蕴含着一种和谐与欢乐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灯市盛况的由衷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景象背后的社会稳定与人民的幸福。

接着,“烛香影里醉婆娑”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描绘了一幅烛光摇曳、香气弥漫、人影婆娑的场景。在烛光的映照下,人们仿佛沉浸在一种醉人的氛围之中,无论是动作还是表情都显得格外生动和自由。这里不仅展现了灯市的美丽景色,更通过“醉婆娑”三字,传达出人们在节日中的愉悦心情和放纵姿态。

后两句“任教百戏随宜闹,也遣春宵点缀多”,进一步深化了灯市的热闹与丰富性。诗人在这里使用了“任教”二字,意味着即使各种娱乐活动随心所欲地进行,也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和谐与秩序。同时,“百戏”一词涵盖了各种表演艺术,从歌舞到杂技,应有尽有,充分展示了灯市的多元文化特色。而“春宵”则点出了时间背景,即灯市活动通常发生在夜晚,人们利用这个时间段尽情享受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与浪漫的元素。

综上所述,《灯市歌(其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明代灯市的繁华与热闹,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民俗画卷,也是对那个时代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怀念。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题游昭画牛四图·其一

晴旸布阴来灌木,村童地坐弄鸲鹆。

老牸食丰草,侧身顾其犊。

鸟跦跦,牛逐逐,无人见此春波绿。

(0)

送祖道师赴长江

山林与城市,何地非隐沦。

子意亦易败,径投寂寞滨。

楞严有奥章,试为识者陈。

归思落烟艇,尚及秋风新。

(0)

赠昙润画鹑

饮啄飞鸣各后先,当时操笔想中传。

生来野态无拘束,万里秋风自在天。

(0)

题靖节先生祠一首

先生新布政,谁遣小儿来。

尔面何须识,其心端可猜。

有名高日月,无力救氛埃。

百世千秋后,闻风亦遽回。

(0)

谢张安国相过一首

元戎驱小队,来赴野人期。

山静传呼远,风轻游赏宜。

飞萝穿杖屦,芳草焕旌旗。

好借丝纶手,雕镌一小诗。

(0)

洞庭题咏十一首·其二宿灵佑观谢沈君

水远通天上,山浮似海中。

四围银色界,一簇画屏风。

秋熟渔樵市,云连佛老宫。

我来迷所指,多谢主人翁。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