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飞龙(fēi l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九疑(jiǔ yí)的意思:形容人对事情疑虑重重,心中忧虑不安。
来还(lái huán)的意思: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进行补救或弥补。
龙髯(lóng rán)的意思:龙髯是指龙的胡须,比喻人的胡须或者胡子。
龙飞(lóng fēi)的意思:形容龙腾飞翔,意味着勃发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攀龙(pān lóng)的意思:攀龙指的是追求高尚、卓越的事物或追求权势、地位的行为。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同穴(tóng xué)的意思:同穴指同属一个洞穴,比喻同在一个困境或环境之中。
未来(wèi lái)的意思:指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辙迹(zhé jì)的意思:指行车车轮留下的印痕,比喻前人的经验或事迹可以供后人学习借鉴。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湘灵操》,以湘水和九疑山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的皇者的深深怀念和期待。诗中通过描绘湘水的九支与九疑山的神秘,象征皇者的离去如同龙飞升天,遥不可及。诗人表达了对与皇者生时共享宫殿、死后共葬穴的深情,以及对皇者衣裳和车辙的追忆,寄托了对皇者回归的期盼。
"生同宫,死同穴"的誓言,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坚贞的坚守;"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则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哀思画卷。最后,诗人借湘水和山石的泪水与斑痕,寓言了自己对皇者的无尽思念,以及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象征意味,体现了杨维桢在元末明初动荡时期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