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闲仙久化,人到鹤先知。
愿借西亭竹,吟镌小体诗。
此诗描绘了一处古老而幽静的道院,名为希夷,位于图南之地。院落历史悠久,莓苔斑驳,显示其年代之久远。春天来临,林中草木繁茂,生机盎然。道院中的榻已闲置,仙人早已离去,但鹤却能感知人的到来。诗人表达了对道院竹子的喜爱,希望借此竹子吟诵小体诗,留下自己的痕迹。整首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六代更废兴,文士故不乏。
奋迹惊才贤,乘时见髦杰。
猗欤沈隐侯,文章何烨烨。
骋望游中台,违情守东越。
佩玉辞岩廊,鸣金下阊阖。
沿泳双溪流,迟徊三洞穴。
会圃临春风,登台望秋月。
旌旆俄飞扬,剑履倏腾踏。
一代怀龙门,千秋仰骥秣。
四声启后流,八病表先达。
尽剖洪荒秘,卓为艺林筏。
儒生互雌黄,志士竞鈇钺。
寥寥数千载,风流竟谁越。
岂伊腐草流,尘土共澌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