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陆养和督汎》
《喜陆养和督汎》全文
明 / 张嗣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双旌冉冉自天来,银岛金门郁气开。

海色昔时浑似雾,风声今日迅如雷。

谈兵夜静鱼龙泣,击剑光寒鬼魅催。

江左未应借寇,还期推毂重边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鬼魅(guǐ mèi)的意思:形容神秘、恐怖、难以捉摸的样子。

海色(hǎi sè)的意思:指海洋的颜色,形容海水的颜色美丽而深邃。

浑似(hún sì)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样子或状态非常相似,几乎无法分辨。

江左(jiāng zuǒ)的意思: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借寇(jiè kòu)的意思:指借助外力来对抗内部敌人。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谈兵(tá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却自以为是能够谈论或评论某种专业领域的事物。

推毂(tuī gǔ)的意思:指推动车辆或物体。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郁气(yù qì)的意思:郁闷、气愤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名为《喜陆养和督汎》。诗中描绘了陆养和督军泛海归来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壮阔的海景与激烈的军事氛围。

首联“双旌冉冉自天来,银岛金门郁气开”,以“双旌”象征陆养和督军的归来,形象地描绘出其威严与荣耀。银岛金门的景象,既烘托出海上的壮丽,也预示着陆养和督军归来时的辉煌气势。

颔联“海色昔时浑似雾,风声今日迅如雷”,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海面的朦胧与今日风声的迅猛形成鲜明对比,不仅突出了时间的流逝,更强调了陆养和督军归来时的震撼力。

颈联“谈兵夜静鱼龙泣,击剑光寒鬼魅催”,进一步渲染了军事氛围。夜晚的宁静被谈兵之声打破,鱼龙仿佛因之哭泣;而击剑的光芒则让鬼魅为之颤抖,形象地表现了陆养和督军的英勇与威慑力。

尾联“江左未应轻借寇,还期推毂重边台”,表达了对陆养和督军的期待与敬意。在江左之地,不应轻易放任敌人入侵,期待他再次出征,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陆养和督军归来情景的描绘,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安全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张嗣纲
朝代:明   字:效忠   籍贯:清远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猜你喜欢

春宵即事

野藤花气暗随风,狼藉春光一半空。

斜倚石栏频望处,满庭明月有无中。

(0)

秋兰

闲庭习幽静,清香透书帷。

起视盆中兰,娟娟开一枝。

秋光倏已晚,尔开何独迟。

风声撼林薄,霜痕沾鬓丝。

孤芳孰延赏,知音安可期。

我亦素心人,何时慰幽思。

(0)

水云游

且住且住。且向碧岩,忘机绝虑。

自知得分溥缘轻,卒难为显露。支离幻化藏名誉。

扼年光时序。共磻溪一带豪民,结良因妙趣。

(0)

诉衷情令·其七

世间荣贵月中人。嘉庆在今辰。

兰堂帘幕高卷,清唱遏行云。持玉盏,敛红巾。

祝千春。榴花寿酒,金鸭炉香,岁岁长新。

(0)

次韵宋主簿诗

九折湾中万斛舟,怪公随处得心休。

未应菊径关心急,聊为鱼槎尽意留。

陆子旧踪馀马顶,羊公遗碣见龟头。

遥知太白无多事,醉里诗成不待搜。

(0)

入荣州境

一起一伏黄茅冈,崔嵬破丘狐兔藏。

炯炯寒日清无光,单单终日行羊肠。

村落聚看如惊獐,亦有银钗伏短墙。

黄旗翻翻鼓其镗,画角呜咽吹斜阳。

长筒汲井熬雪霜,辘轳咿哑官道傍。

渺然孤城天一方,传者或云古夜郎。

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

闭閤扫地焚清香,老人处处是道场。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