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避喧(bì xuān)的意思:避开喧嚣和嘈杂的环境,寻求宁静和安宁。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开樽(kāi zūn)的意思:指打开酒坛,喝酒作乐。
谋生(móu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活而进行努力,谋求生计。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生识(shēng shí)的意思:指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而获得的知识和认识。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皖公(wǎn gōng)的意思:指聪明而有才华的人。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五鼎(wǔ dǐng)的意思:五大鼎立,指五个强大的势力共存。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诗人南游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人生和功名利禄的看法。诗中“忽忽与谁言”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茫然,对于世事的不确定性和迷茫感。"共笑谋生识最昏"则是在嘲讽那些为追求生活而困惑于功名利禄的人们,显示出诗人对这些俗务的超脱态度。
"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表明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物质财富的看破,不再为之所动。这里,“一箪五鼟”暗指《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故事,讲述一个贤者宁愿拥有简单的饭菜也不愿意去争夺国家的大权和多余的财宝。
"友中惟子长招隐,世上何人可避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珍视,以及对世俗喧嚣的逃避。这里,“子长”是指唐代隐逸者子长,他选择远离尘嚣,过着清贫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千里秋风相望处,皖公溪上正开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大自然之美、暂时忘却世俗烦恼的情感。这里,“千里秋风”营造了一种辽阔孤寂的氛围,而“皖公溪上正开樽”则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皖公溪畔饮酒赏景的温馨场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世事的淡然和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展现了诗人超脱俗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