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灞陵(bà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来的环境、位置或状态。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偶(bù ǒu)的意思:不成对,不匹配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莼羹(chún gēng)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莼菜汤羹,也用来形容美食。
独言(dú yán)的意思:指一个人自言自语,不与他人交流。
美才(měi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美好的才华。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息机(xī jī)的意思:停止机器的运转,使其静止不动。
言归(yán guī)的意思:指说话归纳到一起,总结出结论或回答问题。
云海(yún hǎi)的意思:形容云彩密布的大海,也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 注释
- 直道:正直的道路。
偶:相遇。
美才:美好的才能。
息机:放弃世俗的机心。
灞陵:古代地名,位于长安附近。
暮:傍晚。
云海:形容辽阔的天空。
独言归:独自谈论归乡之事。
为客:长期在外做客。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嗟:感叹。
布衣:平民百姓。
莼羹:一种以莼菜制成的羹,象征家乡的美食。
若可忆:如果值得回忆。
惭:感到惭愧。
掩柴扉:关闭柴门,表示隐居。
- 翻译
- 正直的道路常常难以遇到知己,美好的才能应该放弃世俗的机心。
春天的灞陵即将逝去,我独自在云海中说着归乡的话。
长期在外做客,头发已白,回家时感叹自己仍是平民百姓。
如果能回味起家乡的莼羹,我真惭愧自己要隐居柴扉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名为《赠万生下第还吴》。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赞美其文学才华的诗句。
“直道多不偶”一句,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理念相投却又难得遇合的感慨。“美才应息机”则是对友人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意味着他的文采如同精妙的机械装置,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灞陵春欲暮”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景象,诗人在这个季节的尾声中感到孤独和无奈。接着,“云海独言归”,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壮阔云海,只身一人返回家乡的心境。
“为客成白首”一句,通过时间流逝使头发变白来形象地表达了长期漂泊他乡的辛酸。而“入门嗟布衣”,则是对归来的诗人穿着粗糙之物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平淡甚至贫寒的生活状态。
最后,“莼羹若可忆”和“惭出掩柴扉”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难以忘怀的心情,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无奈与避世之举。这里的“莼羹”,古代常用来比喻友情或亲情的深厚,通过掩柴扉这一行为,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上的逃避。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蕴含着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团扇篇
合欢团扇美人作,轻云如纨雪如素。
裁成顾兔舒月波,画出乘鸾上天路。
美人容华倾六宫,舍羞却扇妖且慵。
自分团栾赛明月,岂知摇动生秋风。
碧天一夜秋如水,炎凉尽在君怀里。
不怨秋风坐弃捐,却愁明月常相似。
秋来明月正婵娟,别殿长门是处悬。
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君心如月不可掇,妾扇团团那忍割。
可怜团扇无蔽亏,不比清光有盈缺。
奉君清暑为君容,莫道恩情中路空。
蛛丝虫网频垂泪,还感君恩在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