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上纪事·其四》
《汉上纪事·其四》全文
清 / 谭嗣同   形式: 五言律诗

蹈海高义斯人亦壮哉。

知宾日地,犹有报韩椎。

蕞尔蜻蜓国,居然獬豸才。

一声燕市筑,千古尚馀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蹈海(dǎo hǎi)的意思:勇敢地冒险或毅然决然地迎接困难。

高义(gāo yì)的意思:指高尚的道义、正义。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正直,不屈服于利益的诱惑。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獬豸(xiè zh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行为端正。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蜻蜓(qīng tíng)的意思:形容做事只是轻轻一碰,不深入,不用心。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燕市(yān shì)的意思:燕市是一个指燕京的市集,比喻繁华热闹的场所或繁忙的市场。

知宾(zhī bīn)的意思:知道主人的心意,能够顺应主人的意愿。

蕞尔(zuì ěr)的意思:形容非常微小、细小、渺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谭嗣同的《汉上纪事(其四)》,主要表达了对某位高尚人物的敬仰和对其壮烈事迹的感慨。首句“蹈海闻高义”赞扬了这位人物的英勇行为,可能是指他为了某种道义或理想,甚至不惜蹈海赴难。接着,“斯人亦壮哉”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壮志豪情。

“岂知宾日地,犹有报韩椎”暗指这位人物的复仇精神,可能是在海外某个地方,他仍然怀揣着为国家或民族雪耻的决心,类似于战国时期刺客聂政刺杀韩国丞相的故事,这里的“报韩椎”即指此意。

“蕞尔蜻蜓国,居然獬豸才”将主人公所在之地比喻为微小但坚韧的蜻蜓国,象征他的抗争之地虽小,但其人格如同獬豸(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公正神兽),刚正不阿。最后一句“一声燕市筑,千古尚馀哀”,以燕市筑台的历史典故,形容主人公的壮举如同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时的筑台,悲壮而感人,其事迹千百年来仍让人感怀哀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历史典故,高度赞扬了主人公的高尚情操和英勇行为,展现了谭嗣同对于忠诚与正义的崇尚。

作者介绍
谭嗣同

谭嗣同
朝代:清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猜你喜欢

送陈仰坡景仁昆季八首·其一

君家赐姓自姚虞,上舍学生上谏书。

世系绵绵昌海岱,英声济济动乡闾。

(0)

春寒

三阳入星纪,万里寒威逼。

迟日何其凄,同云淡无色。

避户谷回飙,幽林鸟敛翼。

茅鸡午不鸣,屋乌时不食。

凋谢时防花,冯陵忧害稷。

龙蛇转蛰深,牛羊归径黑。

去去任飘零,行行歌偪侧。

气候纪东南,风色看西北。

灾荒尚如此,边声况绝域。

碧树掩长杨,黄尘动荆棘。

宫中落便乾,民间冻岂识。

炉火拥妻儿,感伤中心尽。

(0)

藕花馆

雨过湘云捲,风回翠浪平。

蝉喧低岸柳,鱼避泛舟萍。

赏趣缘山水,忘怀得友生。

如何五岳去,方称逸人名。

(0)

秋夜陪童子鸣潘象安洪从周康裕卿管建初集许仪部长官宅送庆伯弟得流字

仗剑清歌达者流,蓟门折柳向炎州。

风尘万里愁艰涉,岁月孤踪可滞留。

先泽远贻分雁影,恩波新沐迟鹓俦。

遥闻乡国烽烟息,早赋云篇拜冕旒。

(0)

思逋逖黄丈人

脩篁台榭俯通津,幽轧西归别梦频。

惆怅倚阑文酒地,月痕还待旧时人。

(0)

庚午生日

老病幽栖小樾林,每逢生日思难禁。

野芹自弄清清色,寸草空含恋恋心。

旧摘黄花随黍酿,新传白雪对梅吟。

年过半百吾何事,祇爱吾庐与素琴。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