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洞》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元阳洞”为题,作者是明代的唐顺之。诗中运用了寓言式的表达手法,探讨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
“混沌遇倏忽,误被凿一窍。”开篇以“混沌”比喻未开化的自然状态,而“倏忽”则指突然的变化或介入。诗人通过“误被凿一窍”,形象地描绘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干预,暗示了这种人为的改变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寄语谈玄人,此中可观妙。”最后两句则是对那些探讨宇宙奥秘、哲学思想的人的寄语,鼓励他们从这个现象中观察和思考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里的“妙”不仅指自然界的奇妙,也暗含了对人类行为与自然法则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由对“元阳洞”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与人为关系的深思,以及对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自然变化的警醒。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其对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吴显道五首·其二
滕王高阁临江渚,东边日出西边雨。
十五年前此会同,天际张帷列樽俎。
公今此去何时归,我今停杯一问之。
春风两岸水杨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偶向东湖更向东,杏花两株能白红。
落拓旧游应记得,插花走马月明中。
荏苒荏苒瞻西海,明年花开复谁在。
杏花杨柳年年好,南去北来人自老。
少壮几时奈老何,与君把箸击盘歌。
歌罢仰天叹,六龙忽蹉跎。
眼中了了见乡国,自是不归归便得。
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应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