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楚俗(chǔ sú)的意思:楚地的风俗习惯。指楚国的风俗习惯,也泛指楚地的风俗习惯。
户口(hù kǒ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行政区划上的注册或登记。
火事(huǒ shì)的意思:火灾、火情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塔庙(tǎ miào)的意思:指非常高大的建筑物或庙宇。
稀疏(xī shū)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间隔或分布不密集,稀少。也可指人群稀疏,人口稀少。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 翻译
- 江边的金色建筑层层叠叠,人口稀少却寺庙增多。
楚地的风俗不识老人面容黄,家家户户供奉香火都是为了湘地的僧人。
- 注释
- 江边:江畔。
金碧:金黄色的华丽。
谩层层:繁多而无实际意义。
户口:人口。
稀疏:稀少。
塔庙:塔和庙宇。
楚俗:楚地的风俗。
黄面老:形容面容发黄的老者。
家家:每家每户。
香火:供奉的香烛。
事:供奉。
湘僧:湘地的僧人。
-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江边秋色淡雅的图景。"金碧谩层层"中,"金碧"形容水面的光泽与树木的碧绿,通过"谩"字传达出一种柔和而细腻的感觉,给人以静谧的意境。"户口稀疏塔庙增"则表明在这宁静的江边,人们的居所不多,而古老的塔庙却多了起来,这种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诗人通过"楚俗不知黄面老"一句,表现出当地百姓对于佛教文化的陌生与隔阂。"黄面老"指的是佛僧,因为他们脸色微黄且须发皆白,形象上很容易辨识,但这里说"不知",意味着楚地的人们对这些外来宗教人物缺乏了解和认识。
最后一句"家家香火事湘僧"则描绘了一个与前句相对的景象:虽然当地百姓不熟悉佛教,但每个家庭都可能在供奉着某种形式的佛像或是在进行一些简单的佛事活动。这里的"香火"是指燃烧香料和纸钱等祭祀行为,表明即便是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当地居民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实践了一些佛教习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当地文化与宗教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山有奇木赠慎彦邻
人皆患穷饿,子独无寒饥。
子乃何为者,汲汲售于是。
汉之公孙弘,唐之张柬之。
子岂不知此,与世相驱驰。
南山有奇木,荦荦松桧姿。
此木在深山,年代不可知。
烟云终日荫,雨露早夜滋。
一干可为栋,一枝可为榱。
耽耽廊庙中,小大皆可施。
子岂不知此,汲汲将何为。
子其自努力,发愤而忘疲。
孔孟非异域,行者皆可几。
退之虽绝足,大步亦可追。
嗟子之兄弟,与我如四支。
余言子其听,无使我歔欷。
谢皇华使者
皇华使者将就车,先声即日传江湖。
良民置酒相歌呼,奸人落胆猾吏逋。
手中平握三尺书,权衡轻重量锱铢。
冤声弊狱一切除,宁其家室完其肤。
本朝宽大恩涵濡,一物不被成焦枯。
烦公大手持刀鈇,开塞去拥锄荆芜。
其和易致仁易孚,此行遂与春风俱。
蛮酋鼠窜稽天诛,官兵指日缚狂奴。
皮囊插羽徵军须,人方汲汲公有馀。
藉公之智须公谋,使星已动宜疾驱。
非惟一道无无辜,朝廷南顾无忧虞。
吾州父老将何如,呼其子弟牵仆夫。
絷之维之马与驹,晨炊夕爨空其郛。
亦有下客身鳏孤,怀公礼义心区区。
寄诗如问公起居,公能报我荆州书。
《谢皇华使者》【宋·徐积】皇华使者将就车,先声即日传江湖。良民置酒相歌呼,奸人落胆猾吏逋。手中平握三尺书,权衡轻重量锱铢。冤声弊狱一切除,宁其家室完其肤。本朝宽大恩涵濡,一物不被成焦枯。烦公大手持刀鈇,开塞去拥锄荆芜。其和易致仁易孚,此行遂与春风俱。蛮酋鼠窜稽天诛,官兵指日缚狂奴。皮囊插羽徵军须,人方汲汲公有馀。藉公之智须公谋,使星已动宜疾驱。非惟一道无无辜,朝廷南顾无忧虞。吾州父老将何如,呼其子弟牵仆夫。絷之维之马与驹,晨炊夕爨空其郛。亦有下客身鳏孤,怀公礼义心区区。寄诗如问公起居,公能报我荆州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67c6ba9097388100.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