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咏(bā yǒ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歌的内容丰富多样。
宝镜(bǎo jìng)的意思:比喻正直无私,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人或事物。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尘笼(chén lóng)的意思:指人陷入困境、束缚或糟糕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独酌(dú zhuó)的意思:独自品酒
华灯(huá dēng)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灯火辉煌之景象,也用来形容盛大的场面或热闹的气氛。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跨马(kuà mǎ)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跨越两匹马,形容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领域或角色中游刃有余。
琅琊(láng yá)的意思:琅琊是一个地名,意为美好的地方。在成语中,琅琊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壮丽美好的景象。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磨灭(mó miè)的意思:磨灭指的是被磨掉、磨没、消灭。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欧阳(ōu yáng)的意思:指人名,也指才华出众、聪明才智的人。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坡陀(pō tuó)的意思:形容事物高低不平或不稳定。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他山(tā shān)的意思:指别人的经验和见解,可以作为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香积(xiāng jī)的意思:指香气浓郁、香味扑鼻。
阳公(yáng gōng)的意思:阳公,指阳光普照的公开、明亮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公正正直的人。
阳冰(yáng bīng)的意思:指坚决果断、刚正不阿的人。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鸳瓦(yuān wǎ)的意思:指夫妻间和睦相处,如鸳鸯一对,瓦砾相连。
元气(yuán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力、生命力或活力。形容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足数(zú shù)的意思:足够的数量或程度
- 鉴赏
这首《琅琊行》描绘了琅琊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琅琊山的独特风貌和历史韵味。
首先,开篇“琅琊异他山,坡陀晦诸峰”以对比手法,强调琅琊山的与众不同,群山环绕,云雾缭绕,景象壮观。接着,“惟有山下水,其源与天通”,描绘了山间清泉源头直通天际的神秘景象,赋予山水以灵性。
“寻源见楼阁,鸳瓦青重重”写出了探寻源头时的惊喜发现——古老的楼阁,青色的鸳鸯瓦覆盖,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随后,“宝镜递华灯,空岩散疏钟”则通过宝镜映照华灯、空岩间稀疏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
“薰成香积界,回首非尘笼”表达了诗人对香积界的向往,暗示这里远离尘世的束缚,充满纯净与宁静。“阳冰俗篆未足数,禹偁八咏元无功”则是对琅琊山文化历史的高度评价,认为这里的碑刻书法足以媲美古代名家。
“我来独酌惜已晚,醉倒不见欧阳公”流露出诗人独自饮酒的孤独感,以及对欧阳修等历史名人的怀念。最后,“摩挲苍崖读旧记,谁掣玉索缠蛟龙。不忧石泐解磨灭,斯文自与元气同”表达了对琅琊山悠久历史文化的敬仰,认为这些文化遗产将与天地共存,永不磨灭。
“徘徊落日跨马去,老松为我摇悲风”以日落时分诗人骑马离去的场景结束,老松树在风中摇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
整体而言,《琅琊行》不仅描绘了琅琊山的自然美景,更深入挖掘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縠溪滩行
吾州建溪滩,怒石立巨浪。
浙溪杂砂碛,小波微激荡。
艑郎太章皇,操橹不敢唱。
男妇纷叫嚣,栗如赴敌状。
来船误当冲,去船急扼吭。
水石声相仇,陆行须奡荡。
当其偪仄时,篙师怒相向。
得失尺寸间,谁复知礼让。
我愿挽颓波,万斛得通畅。
来去任自然,樵风轻五两。
包山显庆禅寺
山行不知远,丛木忽苍翠。
青岚起层冈,幽幽隐古寺。
初地肇萧梁,嘉名赐唐帝。
复有慈受僧,结庐传宋世。
寺前五株松,落落擎天势。
虬角不可攀,龙鳞时或坠。
山僧颇好名,窃附五柳意。
揖余为余言,此树阅千岁。
其下两石幢,中藏佛舍利。
剔藓试摩挲,其一本无志。
其一会昌年,僧契元书字。
字字空王言,历历时日记。
颇通瘦硬神,亦饶烟云气。
幸藏深山间,勿为椎拓累。
守拙全天真,斯理得罕譬。
少小慕松陵,倡和金兰契。
今来精舍中,曾是结遐企。
栋宇中劫灰,林壑余古致。
我亦烟波徒,翛然愿高寄。
《包山显庆禅寺》【清·张諴】山行不知远,丛木忽苍翠。青岚起层冈,幽幽隐古寺。初地肇萧梁,嘉名赐唐帝。复有慈受僧,结庐传宋世。寺前五株松,落落擎天势。虬角不可攀,龙鳞时或坠。山僧颇好名,窃附五柳意。揖余为余言,此树阅千岁。其下两石幢,中藏佛舍利。剔藓试摩挲,其一本无志。其一会昌年,僧契元书字。字字空王言,历历时日记。颇通瘦硬神,亦饶烟云气。幸藏深山间,勿为椎拓累。守拙全天真,斯理得罕譬。少小慕松陵,倡和金兰契。今来精舍中,曾是结遐企。栋宇中劫灰,林壑余古致。我亦烟波徒,翛然愿高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467c6e23e168f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