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凛无忘义,又如默识时。
曩予成荟说,自审每惭斯。
此诗《日知阁》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诗中以“日知阁”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贤者话语与圣人辞章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首句“阁㨿飞淙表”,描绘了日知阁上瀑布飞溅的情景,瀑布如同贤者的言语,奔腾不息,寓意着智慧的不断流淌与传播。接着,“璇题号日知”一句,以“璇题”象征日知阁的珍贵与庄严,点明了其作为知识与智慧象征的地位。
“机参贤者语,情见圣人辞”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日知阁内所蕴含的知识与道德力量,仿佛能让人参悟贤者之言,感受圣人之辞的深邃与博大。诗人强调了在日知阁中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记忆,更在于理解与实践。
“既凛无忘义,又如默识时”则表达了对知识与道德的尊重与追求,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原则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不仅要牢记道义,还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做到言行一致。
最后,“曩予成荟说,自审每惭斯”两句,诗人回顾自己的言论与行为,反思是否真正做到了像日知阁所代表的那样,充满了智慧与道德。这体现了弘历对自己作为君主和学者的严格要求,以及对知识与道德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日知阁的描绘,展现了对知识、智慧与道德的崇敬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反省与自我提升的愿望。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
桂树风前,浓香半狼藉。
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
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
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采芳苹,萦去橹。
归步翠微雨。
柳色如波,萦恨满烟浦。
东君若是多情,未应花老,心已在、绿成阴处。
困无语。
柔被褰损梨云,间修牡丹谱。
妒粉争香,双燕为谁舞。
年年红紫如尘,五桥流水,知送了、几番愁去。
乍鸥边、一番腴绿,流戏又怨苹花。
看晚吹、约晴归路,夕阳分落渔家。
轻云半遮。
萦情芳草无涯。
还报舞香一曲,玉瓢几许春华。
正细柳青烟,旧时芳陌,小桃朱户,去年人面,谁知此日重来紧马,东风淡墨欹鸦。
黯窗纱。
人归绿阴自斜。
笛叫东风起。
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
万点准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
又婉娩、一番春意。
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
间热我,醉时耳。
绿芜冷叶瓜州市。
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
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
问人在、玉关归未。
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
歌哽咽,事如水。
弧矢开祥,喜从此、旬兼九日。
新岁改、椒盘献颂,齐头七十。
渐入唐人诸老画,可追洛社耆英集。
有陶潜、三径健吟哦,贫而适。
摘仙桂,探蟾窟。
敛洪藻,归麟笔。
总古先传记,讥评得失。
不朽芬芳垂简册,浮荣土苴轻簪笏。
看年如、卫武粲成章,诗传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