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从定中现,死作生时剧。
而我独胡为,苦搜纸上迹。
虽或祛之早,犹恐中伏匿。
恶固不可为,善亦竟何益。
八识(bā shí)的意思:指人的感官和心灵的认识能力。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荡然(dà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或精神状态异常激动或动荡不安。
焚诵(fén sòng)的意思:焚烧、燃烧诵读。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伏匿(fú nì)的意思:隐藏躲藏
干戚(gàn qī)的意思:指战争、冲突等激烈的斗争。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节衣(jié yī)的意思:节省衣物,表示节约节俭的意思。
乐章(yuè zhāng)的意思:形容人生活愉快、心情轻松。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罗刹(luó chà)的意思:指凶恶残暴的人。
起人(qǐ rén)的意思:指能够启发他人,引导他人向正确方向发展的人。
人我(rén wǒ)的意思:指人与自己无法分开,形容人与自己的关系密切,无法割舍。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善恶(shàn è)的意思:指善良和邪恶,道德善恶的区分。
尚存(shàng cún)的意思:仍然存在,尚未消失或灭亡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我相(wǒ xiāng)的意思:指自以为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舞干(wǔ gà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奋发向前,不被困难所阻挠。
西竺(xī zhú)的意思:指印度或其他西方国家的人。
习气(xí qì)的意思: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格或行为方式。
形天(xíng t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气势、威力极大,凌驾于其他人或事物之上。
胸臆(xiōng yì)的意思:指心中的意见、想法、感受。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饮光(yǐn guāng)的意思:指人们在学习和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像喝水一样渴望获取光明、智慧。
中伏(zhōng fú)的意思:中伏指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天气特别炎热,人们容易中暑。
罗刹国(luó chà guó)的意思:形容世风败坏、社会混乱,道德沦丧的国度或地方。
这首诗名为《自警》,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以饮光、形天等神话人物的典故开篇,引出对修行与生死、善恶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习气”、“荡然净八识”等词句,表达了去除内心杂念、净化心灵的追求。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人我相的观念时常浮现,成为内心的困扰。他警惕自己,即使能及早清除这些杂念,仍需防备其潜藏的威胁。
接着,诗人以“猋风”比喻突如其来的诱惑或挑战,将其比作通往“罗刹国”的道路,暗示邪恶难以避免。同时,诗人对善恶行为的反思,提出善行虽好,但最终可能徒劳无功的疑问。最后,诗人主张在善恶之间保持中立,如同“如如湛常寂”,即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不被外界影响,达到一种超越善恶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生死、善恶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鹭行。
长信月留宁避晓,宜春花满不飞香。
独看积素凝清禁,已觉轻寒让太阳。
题柱盛名兼绝唱,风流谁继汉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