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囊山觉初长老·其二》
《哭囊山觉初长老·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雪峰寺里曾相识,面皱颧高五十馀。

削发入山参最久,白头出世如初

觉心不共真身坏,遗偈犹能战手书

何必塔铭并语录,吾诗自可幽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共(bù gòng)的意思: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共同利益。

出世(chū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平凡或低微的地位或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或地位的意思。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觉心(jué xīn)的意思:指察觉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或念头。

如初(rú chū)的意思:如同初次一样,像刚开始一样纯洁无暇。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手书(shǒu shū)的意思:用手写字。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削发(xuē fà)的意思:指剃光头发,寓意舍弃一切,彻底改变。

雪峰(xuě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覆盖着白雪。

幽墟(yōu xū)的意思:荒废的墟境,指荒芜、废弃的地方。

语录(yǔ lù)的意思:记录和传承言论、格言或名言的文字或语句。

真身(zhēn shēn)的意思:真实的身份或本体。

自可(zì kě)的意思:自然可以,可以自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和精神状态。诗人通过对雪峰寺中一位五十馀岁的高僧外貌的描述,展现了他修行的坚韧与内心的宁静。"削发入山参最久,白头出世瘦如初"表明这位禅师早已离开红尘,投身佛门,长时间的修行使其容颜未见衰老,但体态依旧瘦弱如昔日。

"觉心不共真身坏,遗偈犹能战手书"则透露出这位禅师即便身体已有损耗,但内心之觉悟仍然坚定不移,以至于临终还能留下诗偈,这种精神的顽强与执着令人敬佩。

最后两句"何必塔铭并语录,吾诗自可表幽墟"显示了禅师对名利的超脱和对个人修行成果的自信。他不需要通过世俗的纪念物或文字记录来证明自己的修为,他的诗作本身就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是他精神追求的见证。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外貌、行为与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僧人那种超脱世俗、坚持个人信仰的高尚境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中秋月试院中作呈莫少虚

月色本无别,殊观空世情。

今宵云四卷,冰蟾照寰瀛。

无端坐文闱,兀若翳双睛。

窥牗偶一见,始验阴阳并。

孤光何自来,溯日以为明。

三五魄既绝,轮郭自充盈。

循环到今夕,逢金气转清。

乃知造物意,微妙不可名。

伊余禀赋初,二曜同流行。

呼吸即寒暑,乾坤屹峥嵘。

隋珠弹高鸟,惜哉轻此生。

恨无腾化术,返老成童婴。

要须验羲易,观象研其精。

圣处傥心悟,超然合混成。

(0)

再和

学道无所得,但忘物我情。

颜彭竟何在,寿夭皆空名。

有酒且斟酌,同心唯友生。

江亭纵言笑,鸟来语不惊。

昭琴元未鼓,谁复问亏成。

(0)

郭有道先生知命录喜其摆落世尘去来自在真神仙中人也用余时升韵附于群公诗后

高标百世可廉顽,喧处亡心心自闲。

小院客来风扫地,凉宵人静月窥关。

了知游戏梦蝴蝶,聊学逍遥歌泰山。

须信先生今未死,青冥鹤驾眇难攀。

(0)

送春

春色忽随流水去,人间谁解绊风光。

一声杜宇乾坤隘,万点飞花日月忙。

道阻岂能游上苑,年衰无复梦幽塘。

蜂情蝶意都萧索,难化吾心一寸刚。

(0)

寿汤总领·其一

春色平分又六宵,天生良弼佐皇朝。

豸冠凛凛周行肃,虎节煌煌蜀地饶。

已喜月卿还旧物,更看斗极转高标。

仁人自合超诸数,鹤算龟龄未是遥。

(0)

合州濮岩

背郭二三里,林峦迥出群。

千岩蹲古佛,万木驻寒云。

楼阁侵天际,烟霞谢世纷。

登临不忍去,回首日西曛。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