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性过豨蛇毒,犹道常逾鲙鳜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丑类(chǒu lèi)的意思:指丑陋的人或事物,也用来形容品德恶劣的人。
当作(dàng zuò)的意思:把某人或某物视为另外一个人或物,以达到某种目的或目标。
鼎鼐(dǐng nài)的意思:形容人才辈出,卓越杰出。
风扇(fēng shàn)的意思:指人为了迎合别人或取悦别人而表演或做作。
横行(hé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势力、行为或现象在某一领域内猖獗、肆意妄为。
江神(jiāng shén)的意思:指江河中的神灵,也泛指水神。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彭亨(péng h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高贵、美丽。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髯苏(rán sū)的意思:指长须胡须盛发的样子。
扇动(shān dòng)的意思:用扇子或手扇来煽动风或空气,比喻煽动事物,引发变化或冲突。
豕腹(shǐ fù)的意思:指人的肚子鼓胀得像猪一样。形容人贪吃饱食而显得肚子圆满。
水族(shuǐ zú)的意思: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像鱼儿一样亲密无间。
太无(tài wú)的意思:极其无能或无知
题品(tí pǐn)的意思:指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赞赏、鉴赏。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心肝(xīn gān)的意思:指心脏和肝脏,比喻最亲近和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腥风(xīng fēng)的意思:指战争、动乱时期的血腥氛围。
知性(zhī xìng)的意思:指具有知识、理性和智慧的品质或态度。
- 鉴赏
这首诗《河豚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王源生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河豚这一生物的独特之处以及对其复杂性的思考。
首句“彭亨豕腹认前身”,以夸张的手法描绘河豚膨胀如猪腹的奇特形态,仿佛在认取其前身,引人遐想。接着,“天与心肝好杀人”一句,既是对河豚毒性之强的惊叹,也暗含对自然法则残酷性的感慨。
“丑类横行惊水族,腥风扇动犯江神”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河豚在水中活动时的动态美与威胁性,它们的行动不仅让其他水生生物感到惊惧,甚至可能触犯江神的威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危险的氛围。
“明知性过豨蛇毒,犹道常逾鲙鳜新”则揭示了河豚毒性之深,即便人们知道其毒性超过豨蛇和鳜鱼,仍难以抵挡其鲜美的诱惑,表现出人类对于美食的追求与自然法则之间的矛盾。
最后,“当作羹材收鼎鼐,髯苏题品太无因”表达了对河豚作为食材的利用与对其独特性的欣赏,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为何伟大的文学家如髯苏无法为河豚题写品评?这或许暗示了河豚虽美味却难以被完全理解和欣赏的困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河豚这一特定生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属性,还蕴含了对生命、美食、自然法则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多重思考,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示李朝请偈
家贼恼人孰奈何,千圣回机祇为他。
遍界遍空无影迹,无依无住绝笼罗。
贼,贼,猛将雄兵收不得,疑杀天下老禅和,笑倒闹市古弥勒。
休,休,不用将心向外求,回头瞥尔贼身露,和赃捉获世无俦。
世无俦,真可仰,从兹不复誇伎俩。
怗怗安家乐业时,万象森罗齐拊掌。
佛米赞
时平主圣,万国自靖。不杀而成,不征而正。
矫矫虎臣,无所用命。移将东南,介我佛会。
久闻吾曹,念佛三昧。喑呜叱咤,化为佛声。
三令五申,易为佛名。一佛一米,为米三升。
自升而斗,自斗而斛。念之无穷,太仓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