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上(běi shàng)的意思:指向北方或北部地区前进或迁移。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海涯(hǎi yá)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边际,也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的环境。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猎猎(liè liè)的意思:形容风声、旗帜等高昂飘扬的样子。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起楼(qǐ lóu)的意思:指开始建造楼房或楼台。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僧院(sēng yuàn)的意思:僧庙;佛教寺院
数点(shǔ diǎn)的意思:计算、数数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千头橘(qiān tóu jú)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琳琅满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松台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秋日氛围。首句"斗样城悬大海涯"以比喻手法,将山势比作倒挂的斗城,矗立于海边,形象生动。"凭栏双眼接烟霞"写诗人倚栏远眺,海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
颔联"人家已绿千头橘,僧院才黄数点花"通过对比,展现出城乡不同的秋色:农舍周围绿意盎然的橘树,与僧院中零星开放的黄色花朵形成鲜明对比,富有生活气息。
颈联"水阔无声潮北上,峰回有影日西斜"进一步描绘自然景象,广阔水面波澜不惊,潮水悄然而去,山峰倒映在水中,夕阳西下,影子拉长,增添了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尾联"旌旗猎猎防秋早,风起楼船鼓一挝"则转向了现实,诗人注意到军旗飘扬,显示出对秋季边防的警惕,风起时战船上的鼓声更是增添了紧张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台山的秋景,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时代背景下的边防之意,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
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
绣壁丹梯,烟霏霭䨴。海日初涌,照耀苍翠。
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
天门石扇,豁然中开。幽崖邃谷,襞积隐埋。
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
古来登封,七十二主。后来相效,纷纷如雨。
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
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鲁郊获麟,岐阳会凤。
明堂既毁,闷宫兴颂。
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
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
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明·王守仁】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绣壁丹梯,烟霏霭䨴。海日初涌,照耀苍翠。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天门石扇,豁然中开。幽崖邃谷,襞积隐埋。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古来登封,七十二主。后来相效,纷纷如雨。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鲁郊获麟,岐阳会凤。明堂既毁,闷宫兴颂。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峻极配天,无敢颉颃。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3567c680be7f4b8203.html
寄题南华寺大鉴禅师
佛法来东旦,禅宗肇岭南。
一溪香气水,万缕藕丝衫。
结子花开五,先人枣示三。
心灯受弘忍,梵派演瞿昙。
山髻青螺耸,波心碧玉涵。
众流归大海,孤月印寒潭。
蔼蔼花云煖,瀼瀼法露甘。
未回烟水棹,空费葛藤谈。
奏乐皇冈石,读书张相岩。
也知祖堂近,无暇一登参。
烟雨万竿
湘云晓度湘江曲,烟雨沾濡万竿玉。
丹山綵凤寂无声,只有鹧鸪啼未足。
箨龙自蛰春自寒,九疑望入空漫漫。
灵妃一去几千载,泪血至今犹未乾。
清歌罢听银钗女,薄暮娉婷又难倚。
羲皇制瑟五十弦,翠袖笼香谁复理。
晴阳有待生光华,寅宾唤取羲和车。
愿开三径扫苍雪,借看准拟来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