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礼所作的第二首偈。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此力分明在不欺",这里的"力"可能象征着内在的力量或真实的能力,诗人强调这种力量的真实存在,并非虚假。"不欺能有几人知",进一步指出这种真实的力量往往被忽视,因为人们并不容易察觉或理解。
"要明象兔全提句",通过比喻,诗人暗示要洞察事物的本质,就像兔子虽小,却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和力量,需要我们深入观察和领悟。"看取升阶正笏时",这个场景描绘了官员上台阶时手持笏板的仪态,暗示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最普通的动作也可能隐藏着重要的道理,提醒人们要在平凡中发现不凡。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教导读者要认识并珍视内在的力量,同时要学会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处洞悉真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画工李友直为余作冰天桂海二图冰天画使北虏渡黄河时桂海画游佛子岩道中也戏题
许国无功浪著鞭,天教饱识汉山川。
酒边蛮舞花低帽,梦里胡笳雪没鞯。
收拾桑榆身老矣,追随萍梗意茫然。
明朝重上归田奏,更放岷江万里船。
长相思·其二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冬华一夜霜
天地生万物,节度各有常。
毫发不可乱,奉时以行藏。
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伤。
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戕。
今年初冬月,造物如不详。
阴阳忽倒植,连朝状春光。
无知桃李辈,定序忽迷忘。
点缀老枝上,纷纷发出狂。
一桂为倡首,弹冠起群芳。
杏思作霞燥,梨亦拟雪香。
西蜀亦不远,得无欺海棠。
洛阳近咫尺,能不动花王。
冻蜂与寒蝶,入秋皆死僵。
向令当此日,鼓舞又一场。
安知理自在,此事无久长。
一夕天地正,严风动昏黄。
吹起四泽水,结为万瓦霜。
凌晨为著目,憔悴不可当。
萎形与死状,贻笑于大方。
古来此事多,青史长相望。
惟有知道者,进退不狂扬。
有莘必三聘,幡然始就汤。
草庐亦三顾,然后起南阳。
万牛挽不至,粒饵岂足尝。
贾生一召至,未期在帝旁。
不知怒绛灌,一落千丈强。
孝文且如此,何况景武皇。
申辕见汉武,席不煖客床。
昭昭万古监,赵绾与王臧。
当时蒲轮至,老稚皆腾骧。
焉知青云路,转眼成灾殃。
大抵天下事,进退贵审量。
欲速则不达,骤进祇取亡。
善人勿急合,善事有当防。
轻浮非君子,躁急最不祥。
骑虎作麒麟,驾鹗为凤凰。
九疑峰对面,盘谷且徜徉。
《冬华一夜霜》【宋·陈普】天地生万物,节度各有常。毫发不可乱,奉时以行藏。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伤。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戕。今年初冬月,造物如不详。阴阳忽倒植,连朝状春光。无知桃李辈,定序忽迷忘。点缀老枝上,纷纷发出狂。一桂为倡首,弹冠起群芳。杏思作霞燥,梨亦拟雪香。西蜀亦不远,得无欺海棠。洛阳近咫尺,能不动花王。冻蜂与寒蝶,入秋皆死僵。向令当此日,鼓舞又一场。安知理自在,此事无久长。一夕天地正,严风动昏黄。吹起四泽水,结为万瓦霜。凌晨为著目,憔悴不可当。萎形与死状,贻笑于大方。古来此事多,青史长相望。惟有知道者,进退不狂扬。有莘必三聘,幡然始就汤。草庐亦三顾,然后起南阳。万牛挽不至,粒饵岂足尝。贾生一召至,未期在帝旁。不知怒绛灌,一落千丈强。孝文且如此,何况景武皇。申辕见汉武,席不煖客床。昭昭万古监,赵绾与王臧。当时蒲轮至,老稚皆腾骧。焉知青云路,转眼成灾殃。大抵天下事,进退贵审量。欲速则不达,骤进祇取亡。善人勿急合,善事有当防。轻浮非君子,躁急最不祥。骑虎作麒麟,驾鹗为凤凰。九疑峰对面,盘谷且徜徉。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2367c66b37b05e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