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九十八首·其十二》
《颂古九十八首·其十二》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偈颂  押[队]韵

经入藏,禅归海,普愿灵,正常在

除非满月圆人,共话同知向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除非(chú fēi)的意思: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会发生或成立,否则不会发生或成立。

非道(fēi dào)的意思:非道指的是不守道义,行为不正的人或事物。

共话(gòng huà)的意思:共同交流、共同谈论

经入(jīng rù)的意思:经历,经过

满月(mǎ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状态完美圆满。

同知(tóng zhī)的意思:同知是一个名词,指的是彼此具有相同的知识、了解相同事物的人。

向背(xiàng bèi)的意思:指人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正常(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符合常规、规范,没有异常或不正常的状态。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十二首。诗的内容简洁而富有深意,表达了修行者的内心追求和禅宗理念。

"经入藏,禅归海",这两句描绘了修行者深入佛法经典,如同宝藏般内敛,又回归大海般的广大无边,象征着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融入生活之中。

"普愿灵,正常在",表达了诗人希望众生的心灵都能得到净化和觉醒,回归自然的和谐状态,即常住于清净和平静之中。

"除非道满月圆人,共话同知非向背",这里的“道满月圆”象征着修行者达到圆满的境界,智慧如满月般明亮。诗人期待与同样明了佛法真谛的人共同探讨,不执着于对立或偏向,而是平等交流,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以及对禅修实践的深刻体验,体现了禅宗注重个人内在修炼与群体智慧共享的精神。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随园先生来吴门招集女弟子于绣阁余因病未曾赴会率呈二律·其一

西湖续会许相从,闺阁咸钦大雅宗。

我岂能诗惭画虎,人言此老好真龙。

竹声当牖凉三径,云气深潭幻一峰。

未得追随女都讲,春愁偏欲恼吴侬。

(0)

选楼四时词·其一

六幅蝉纱晓槛开,丝丝烟柳拂池台。

佳辰又是清明近,罗幕低垂细雨来。

(0)

寒夜吟·其二

天涯沦落久,能免怨离群。

赋尽伤心句,何由寄汝闻。

(0)

寒夜吟·其一

江干诸姊妹,此夕正相思。

那信寒闺内,孤镫独赋诗。

(0)

镫下写玉篇

百和馀香袅篆烟,镫笼蜡纸照残篇。

一章急就窗前课,往事沈思十载前。

(0)

雁字三十首次韵·其二十六

珍重寒衣万里投,乱砧声里断云流。

发书有泪传青塞,罢织谁家倚翠楼。

绣被易凉人易远,回文难学婢难偷。

红绳足下仍牢系,妆阁归来句再酬。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