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
《塞下》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万马防秋急,三边气昏

鸣笳双雁落,伐鼓夜兵屯

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

空持三尺剑,白首承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兵屯(bīng tún)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一个地方,士兵多而密集。

草原(cǎo yuán)的意思:指广袤无垠的大片草地,通常用来形容风景开阔、美丽壮观的大草原。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鸣笳(míng jiā)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鸣笳声响彻云霄,表示战斗开始。

气昏(qì hūn)的意思:因愤怒、气愤而晕倒或昏厥。

乾白(qián bái)的意思:指完全没有经验或技能,一无所知。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沙碛(shā qì)的意思:指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地。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塞下》描绘了边关紧张的战备气氛和戍边士卒的艰辛生活。首联“万马防秋急,三边杀气昏”展现了秋季边疆戒备森严,杀气弥漫的场景,暗示着战争的迫近。颔联“鸣笳双雁落,伐鼓夜兵屯”通过号角声和夜晚军队集结的鼓声,形象地刻画出士兵们在寒夜里忙碌备战的情景,雁落与兵屯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荒凉与艰苦,月光洒在黄沙覆盖的沙漠,风吹过使草原变得干燥,这些细节描绘出戍边之地的恶劣条件。尾联“空持三尺剑,白首未承恩”表达了戍边将士们的无奈与悲凉,他们手握武器,却年华老去仍未能得到朝廷的恩赏,流露出壮志未酬的哀怨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关景象和人物心境为载体,展现了明朝边塞诗常见的慷慨悲壮风格,寓含了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对边防政策的反思。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武夷精舍杂咏.钓矶

削成苍石棱,倒影寒潭碧。

永日静垂竿,兹心竟谁识。

(0)

武夷精舍杂咏.止宿寮

故人肯相寻,共寄一茅宇。

山水为留行,无劳具鸡黍。

(0)

次韵陈休斋怀古堂

平昔尘编里,心期本自幽。

那堪旧泉石,更作此追游。

好句看犹在,遗忠怆已休。

亦知今日意,不逐大江流。

(0)

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其一

去年寻得李家山,考卜真成屋数间。

要与青衿时散帙,闲临碧涧共观澜。

诗书本说人间事,勋业休看镜里颜。

谁识寥寥千古意,新诗题罢藓痕斑。

(0)

云谷二十六咏·其二十四北涧

土断川亦分,北下成阴涧。

秀石得佳名,服膺吾敢慢。

(0)

安仁晓行

夙驾安仁道,行行得自娱。

荒山围野阔,远树出林孤。

景晦长烟合,天寒碧草枯。

归心怀往路,极目向平芜。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