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日发南浦舟中作》
《立秋日发南浦舟中作》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火伏当令流光不肯居。

高爽气外,叶下凉风初。

山觌忻明秀,江行爱广虚

聊因文牍暇,稍复省篇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当令(dāng lìng)的意思:适时、合时宜

高爽(gāo shuǎng)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广虚(guǎng xū)的意思:形容言辞虚伪,不真实。

火伏(huǒ fú)的意思:指火势逐渐平息下来,形容事物逐渐平静或消退。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明秀(míng xiù)的意思:明亮而出众的美丽。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文牍(wén dú)的意思:指文书、公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首句“火伏金当令”巧妙地运用了五行学说,以“火伏”象征夏末的炎热逐渐消退,“金当令”则预示着秋季的到来,金属性的凉爽之气开始主宰大地。接下来的“流光不肯居”,生动地描绘了光线在季节更替中的微妙变化,仿佛时光不愿停留在炎夏的热烈之中。

“天高爽气外,叶下凉风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清爽氛围。高远的天空中,凉爽的空气弥漫四周,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预示着凉风的初至。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着自然界由热转凉的自然规律。

“山觌忻明秀,江行爱广虚”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山峦在秋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丽秀美,江面广阔无垠,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聊因文牍暇,稍复省篇书”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在处理公务之余,诗人能够抽空欣赏自然,阅读书籍,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思考。这种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秋时节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所闻有感

尘飞鹿走力难任,巡幸沙边悔恨深。

鸟篆未经衔轵道,龙文先自徙汾阴。

空传行在沦孤愤,无复寰区遏八音。

圣德神功俱泯灭,英雄千载一沾襟。

(0)

吴山白塔寺

江山襟带尚依然,王气销沉已百年。

八叶龙孙东渡海,六宫虎士北归燕。

铜驼荆棘荒山里,石马莓苔落照边。

玉柙游魂飞劫火,五陵无树不啼鹃。

(0)

自题芦洲聚雁图

夜窗听雨话巴山,又入潇湘水竹间。

满渚冥鸿谁得似,碧天飞去又飞还。

(0)

过苏州·其三

忆昔吴宫无事时,满城杨柳舞西施。

如今柳尽西施死,恨杀当年陌上儿。

(0)

舟次上海县

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

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远道归。

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

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

(0)

池上书怀

野水寒冰上曲池,薄云斜日下疏篱。

黄蒿处处迷归路,沧海年年少故知。

北望朝廷非昔日,东来儿女更依谁。

老年拄杖犹无力,况是饥寒气血衰。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