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未析君圭,猝谁除戎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本(bāng běn)的意思:指国家的根本大计或根本利益。
褒奖(bāo jiǎng)的意思:表扬、称赞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宠异(chǒng yì)的意思:宠爱和异样的待遇。
丹楹(dān yíng)的意思:形容红色的柱子和横梁。也比喻美好的家宅。
德泽(dé zé)的意思:德行和恩泽。指对他人的善行和恩惠。
东瀛(dōng yíng)的意思:东瀛是指日本的古称,表示日本国家或日本人。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高谊(gāo yì)的意思:高尚的友谊或深厚的情谊。
刻桷(kè jué)的意思:形容人精明能干,善于计谋。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能动(néng dòng)的意思:能够积极主动地行动或表现出活力和创造力。
戎器(róng qì)的意思:戎器指的是军事武器,特指战争中使用的各种武器装备。
肉食(ròu shi)的意思:指吃肉的人,泛指享受物质享受或富贵人家。
顽愚(wán yú)的意思:形容人愚蠢而固执,不愿接受他人的劝告或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
五常(wǔ cháng)的意思:指五种常见的美德,即仁、义、礼、智、信,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人们应该具备的品德。
馨香(xī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令人愉悦。
愚志(yú zhì)的意思:指愚蠢的志向或愚昧的志向。
知德(zhī dé)的意思:知道道义,明白仁义礼智的道理。
- 鉴赏
这首诗《义民祠》由清朝诗人白廷璜所作,通过其笔触,展现了对义民的颂扬与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强调了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五常之义在于仁、义、礼、智、信。接着,诗人以“君圭”和“戎器”为喻,说明在国家危难之际,人民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国家的安全。诗人感叹于人民的忠诚与勇敢,认为他们的行为能够触动顽固愚昧之人的心志,使他们产生改变。
随后,诗人描述了在战乱时期,人民昼夜不息地准备防御,与那些只顾个人利益的“肉食者”形成鲜明对比。他主张应给予这些义民应有的褒奖,以表彰他们的英勇与奉献精神。
最后,诗人提到要修缮义民祠堂,以香气四溢的祭品来报答义民们的高风亮节。他鼓励东瀛地区的民众,不要忘记这份恩惠与荣耀,应当继续传承这种舍己为国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义民的赞美与颂扬,表达了对忠诚、勇敢、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呼吁社会铭记并传承这种宝贵品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廖司法挽辞
吾闻廖夫子,名大不得睹。
读书尽五车,行义拔前古。
聚徒从妙龄,所至变邹鲁。
身虽甘陋巷,志欲望伊吕。
风云苟超腾,名教当有补。
蹉跎鬓毛改,寸禄晚方取。
青衫适南营,素幔归湓浦。
秋原起新陇,寂寞一抔土。
悲歌动闾里,清血洒如雨。
兰玉已含芳,行看秀庭户。
留别句容簿
岩下相逢不忍还,狂歌醉酒且盘桓。
仇香莫问神仙事,天上人间总一般。
石门歌
吾结草庵蔡溪侧,四顾峰峦皆峭壁。
石门千仞锁天津,来者欲登那措足。
住此庵中是何缘,不诗不颂亦不禅。
饥来苦菜和根煮,叠石为床困即眠。
日照诸峰阴羃羃,负暄孤坐情何适。
驯伏珍禽趁不飞,猿猱扪我衣中虱。
闲支瘦筇六七尺,山行野步扶危力。
披云入草不辞劳,逢人打破修行窟。
或停松,或坐石,静听溪泉漱鸣玉。
源深洞邃来不休,声声奏尽无生曲。
杂羽流商谁辨的,五音六律徒敲击。
有时乘兴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