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宁(bù níng)的意思:不安定,不平静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瓠子(hù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样子、形态像瓠子一样丑陋、不堪入目。
河堤(hé dī)的意思:指河边的堤岸,比喻能够防止灾害或不良事物的存在。
胡虏(hú lǔ)的意思:指外族侵略者或敌人。
任教(rèn jiào)的意思:担任教师职务
谈舌(tán shé)的意思:指人言多而无用,善于空谈却缺乏实际行动的人。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向者(xiàng zhě)的意思:指向某个方向或者目标前进的人或事物。
宣防(xuān fáng)的意思:宣扬和防守
- 鉴赏
这首绝句以深沉的历史反思和对权力与自然力量对比的洞察,展现了洪适独特的思考视角。首句“宣防瓠子挠西京”,运用了典故,瓠子是古代黄河的一处险要,此处借指黄河泛滥对京城的威胁,表达了对历史中因防洪不力导致的灾难的回顾。次句“向者河堤役不宁”,紧承上句,揭示了过去治理黄河工程的艰难与不安定,暗含对过往治水政策的反思。
后两句“胡虏任教流就下,始知谈舌误朝廷”,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胡虏”泛指外敌,也隐喻着自然界的不可控力量。诗人认为,面对黄河的泛滥,无论是外敌还是自然的洪水,都让朝廷的决策显得无力和错误。尤其是“谈舌误朝廷”,形象地批评了那些只会空谈而不切实际的言论,导致了国家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的应对失策。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警示后人应重视实际问题,避免空谈误国,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政治智慧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焦山吸江亭
甲子三千六百期,此山崒嵂起何时。
雄吞海渎金狮子,霸断吴门铁犍儿。
水镜照空三国恨,浪鼋撞破六朝悲。
后来尽有无穷事,留与他年再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