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翠山·其一》
《宿翠山·其一》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箯舆十里见青崭,行尽松阴得翠岩。

万壑声中清磬出,一峰高处白云缄。

茶新煮鼎作鱼沫,僧有可人麈谈

自觉灵山缘境熟,佛禅重问三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灵山(líng shān)的意思:灵山是指神奇的山峰,常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极其优美,或者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磬出(qìng chū)的意思:指音乐声音高亢激昂,像敲击磬一样清脆响亮。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鱼沫(yú mò)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假、浮华,没有真实的内涵。

重问(zhòng wèn)的意思: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

中清(zhōng qīng)的意思:中庸之清洁,指人品高尚,行为端正,清正廉洁。

麈谈(zhǔ tán)的意思:形容言辞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清之在宋代游历翠山的所见所感。首句"箯舆十里见青崭",以竹轿行进十里,展现出翠山青翠峻峭的景象。接着"行尽松阴得翠岩",写出了穿过松林后发现的青翠山岩,环境幽深宁静。

"万壑声中清磬出",通过山谷回荡的清脆磬声,传达出山中的空灵与禅意。"一峰高处白云缄",描绘了山峰之巅被白云缭绕的神秘景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茶新煮鼎作鱼沫",诗人品味着新煮的茶水,享受着山间生活的简单乐趣。"僧有可人能麈谈",则描绘了一位能言善道的僧人,与诗人交谈甚欢,增添了人文气息。

最后两句"自觉灵山缘境熟,佛禅重问后三三",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深入理解和对禅修生活的亲近,流露出他对翠山境遇的熟悉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翠山的自然风光,融入了禅意与人文交流,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间禅意生活的独特体验。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雨中游曲江

一天疏雨且衔杯,寒食寻芳曲水隈。

江燕低随飞絮下,春帆閒逐落花来。

沙蟠细草萦青带,风卷轻波泻绿醅。

回首当年修禊事,兰亭诵罢更徘徊。

(0)

忆梅

忽忆罗浮下,寒梅花正繁。

祇应馀翠羽,相对语黄昏。

怅望霜三径,清寥酒一樽。

满天风雪里,独自向前村。

(0)

柳枝词·其四

春色平分百卉先,黏天又见絮飞烟。

凭谁画出娉婷影,数笔晴江夕照边。

(0)

清明日湖上书·其一

稚柳秾桃我亦怜,新茶采得煮新泉。

扁舟更爱春莼美,寒食侬家不禁烟。

(0)

冬初将晓枕上感赋

初回残梦远钟轻,竹影摇窗月尚明。

寒埘鸡啼催曙色,遥天雁唳断秋声。

半生身世馀残局,百岁光阴悟晓檠。

聚散悲欢知有定,牢愁无那此中情。

(0)

寄外·其三

别后情无限,离怀托短歌。

辽西无梦到,更柝恼人多。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