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日(dào rì)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品行端正,日子过得很好。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耒阳(lěi yáng)的意思:指人心地纯洁、善良,不受外界诱惑和腐蚀。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日新(rì xīn)的意思: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或变化。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生道(shēng dào)的意思:指生活的道路,人生的道路。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销骨(xiāo gǔ)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度寒冷,使人感到骨头都要冻碎。
吟邻(yín lín)的意思:指邻近的两个人互相吟咏,互相欣赏彼此的才艺。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 注释
- 何为:为什么。
死:去世。
道:教诲。
日新:每日更新。
青山:青翠的山峦。
明月夜:明亮的月夜。
千古:千秋万代。
诗人:诗人。
天地:天地之间。
空销骨:肉体消失。
声名:名声。
傍身:随身。
谁:谁人。
移:迁移。
耒阳冢:耒阳的坟墓。
吟邻:吟诗相伴。
- 翻译
- 先生去世后,他的教诲每日更新。
在明亮的青山和皎洁的月夜里,他成为了千秋万代的诗人。
他的肉体消失在天地间,名声却永不随身而去。
是谁将耒阳的坟墓迁移到这里,让他与诗相邻吟唱。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名为《经青山吊李翰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去好友李翰林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何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 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怀念,认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教诲依旧如昔日般鲜活。
“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 描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在清净的青山之下,于明月之夜,感受着千年不变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寄托,这里所指的“诗人”很可能是对逝者李翰林的一种称颂。
“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诗人对于逝者遗留下来的声名与精神财富的珍视。
“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 最后这两句,则是诗人在故人的墓前,通过挖掘古代先贤之墓以示怀念,将自己置于历史长河中,与先贤为邻,进行一番沉思和吟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精神和声名的赞颂,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与崇高的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董允恭出狱
我送允恭出狱墙,徘徊别意各凄怆。
来逢易水波浪险,去见燕山草木黄。
子之故人周给舍,同于幽难久备尝。
迪已不肯甘流俗,论治必欲尚先王。
明哲保身虽未得,怀此赤心良可伤。
子实聪明心好古,闻其论说辄彷徨。
我抱困病足如皲,眷念时来类卧傍。
黯然别去消息杳,窘迫相与永难忘。
三尺禁网脱身去,一片袯襫到长江。
有手但执瓦缶物,有足莫走声利场。
世间棼丽一染着,能令耳目充无光。
丁宁告尔复丁宁,此真全身全性之周行。
吁嗟允恭既去矣,送子行行复行行。
回看世故总茫茫,留予露冷风凉夜渐长。
《送董允恭出狱》【明·杨爵】我送允恭出狱墙,徘徊别意各凄怆。来逢易水波浪险,去见燕山草木黄。子之故人周给舍,同于幽难久备尝。迪已不肯甘流俗,论治必欲尚先王。明哲保身虽未得,怀此赤心良可伤。子实聪明心好古,闻其论说辄彷徨。我抱困病足如皲,眷念时来类卧傍。黯然别去消息杳,窘迫相与永难忘。三尺禁网脱身去,一片袯襫到长江。有手但执瓦缶物,有足莫走声利场。世间棼丽一染着,能令耳目充无光。丁宁告尔复丁宁,此真全身全性之周行。吁嗟允恭既去矣,送子行行复行行。回看世故总茫茫,留予露冷风凉夜渐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3767c6890aa1f68754.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