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函(bǎo hán)的意思:宝贵的信函或书信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帝庭(dì tíng)的意思:帝王的庭院,指皇帝的宫廷。
洞冥(dòng míng)的意思:洞察深奥的道理或事物的本质。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驾龙(jià lóng)的意思:指驾驭龙,比喻掌握非凡的能力或才智。
九章(jiǔ zhāng)的意思:指一部有九章的书籍,也用来形容事物内容丰富、全面。
龙车(lóng chē)的意思:形容豪华庄严的车辆或队伍。
妙句(miào jù)的意思:指言辞、语句或文章非常妙绝、巧妙,能够表达深刻的思想或感情。
明诏(míng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明确而明确地宣布了政策或决定。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上清(shàng qīng)的意思:指清澈明亮,没有杂质的状态或场所。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太极(tài jí)的意思: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中的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力量,即阴和阳。太极哲学认为,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
钿轴(diàn zhóu)的意思:比喻人的言行迂回曲折,不直截了当。
仙公(xiān gō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
斋心(zhāi xīn)的意思:指修养心性,慎独自省,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真文(zhēn wén)的意思:真实的文字或文章
- 翻译
- 太极仙公降临上清世界,为了传授三十九篇经书。
首先教导我们叩头接受光明的圣旨,接着让我们以虔诚之心面对深远的洞天秘境。
精妙的诗句只能在山岩之下诵读,神圣的经文不容世俗之人聆听。
仔细研读宝盒中的镶金卷轴,最终才乘坐龙车前往天庭朝拜。
- 注释
- 太极仙公:道教神话中的仙人。
上清:道教中的上清境界。
三十九章经:指道教经典之一。
稽首:古代跪拜礼节。
承明诏:接受天帝的圣旨。
洞冥:道教中指神秘而深邃的宇宙。
岩下读:在隐秘的山岩下读书。
真文:指神圣的真实经文。
世间听:世俗之人听到。
宝函钿轴:珍贵的书卷包装。
龙车:古代帝王出行的装饰华丽的车辆。
帝庭:天庭,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公降临人间,传授神秘的三十九章经文的情景。开篇“太极仙公降上清”即设置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神秘和敬畏。“为传三十九章经”则点明了仙公此行的使命,是来传授某种高深的知识或修炼方法的。
诗人通过“先教稽首承明诏,次遣斋心向洞冥”两句,展示了仙公对徒弟们的指导过程。这里的“稽首”和“斋心”都是修行时的重要环节,体现了一种敬虔与专注的心态。而“承明诏”则暗示着仙公所传授的是上天或某种高级存在的命令或旨意。
接下来的“妙句只令岩下读,真文不许世间听”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知识的神圣与秘密性。这是对修行者的一种考验,也是对传承之物的一种保护。
最后,“宝函钿轴披寻遍,始驾龙车谒帝庭”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仪式。这里的“宝函”和“钿轴”都是珍贵的书籍或经文的象征,而“披寻遍”则是对这些神圣文字进行彻底理解和掌握的过程。而仙公最终“驾龙车谒帝庭”,则是他完成使命,返回天界的壮观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修行与传承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神圣知识的心灵之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访音图为沈丹谷作
山月洗微白,山风吹梦醒。
偶忆山中人,杖策耽幽寻。
云影时左右,禽鸟鸣好音。
回头问僮仆,囊中有古琴。
触手辄成响,不弹谁为听。
昨从海上来,天风吹泠泠。
波涛出复没,合沓难为名。
归时一偃卧,万感俱冥冥。
栖神太古间,天气横空青。
出门忽大笑,四顾无所亲。
行行昧远近,但闻松涛声。
始知成连去,今古惜此人。
题傅青主为阎古古画松
呜呼凤陵,四十万树悲一炬,冬青枝冷啼秋雨。
一木难支大厦倾,三蘖空伤奈何计。
列朝培植三百年,故力百木余苍烟。
伊谁放笔为直干,托根无地其天全。
半死半生僵复起,真气郁勃犹满纸。
天荒地老不受大夫封,祇疑清风谡谡清入耳,空同泗水想高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