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使欣二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传人(chuán rén)的意思:传承优秀的品质、才能或传统。
篁竹(huáng zhú)的意思:篁竹是指竹子的一种品种,也用来比喻人才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蛮力(mán lì)的意思:指用粗暴、野蛮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
南土(nán tǔ)的意思:指南方的土地,也指南方地区。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水宿(shuǐ sù)的意思:在水中过夜,比喻暂时栖身或过夜。
畏途(wèi tú)的意思:畏惧艰难的道路,害怕前进。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衔珠(xián zh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非凡。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萑蒲(huán pú)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
- 翻译
- 南方土地常有匪患,西江之路充满艰险。
山路行走被竹林阻碍,夜晚在水中歇息又被芦苇困扰。
使者即使有治理越地的才能,征讨蛮族的力量难道会欠缺?
空听说有人赠送宝剑,却未见老虎口中衔着明珠。
- 注释
- 南土:指南方地区。
寇:盗贼或匪徒。
畏途:危险的道路。
山行:在山上行走。
阻:阻碍。
篁竹:竹林。
水宿:在水上过夜。
碍:妨碍。
萑蒲:芦苇。
使越:出使越地的使者。
征蛮:征讨蛮族。
力岂无:力量怎么会没有。
人赠剑:人们传说中的赠剑故事。
虎衔珠:老虎口中叼着明珠,象征珍贵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来反映战乱和艰难。"南土多为寇"表明南方土地上充斥着敌人的踪迹,而"西江尽畏途"则是说西江沿岸的道路都让人感到恐惧。山路因竹林而变得曲折不通,水路又被碍阻的萑蒲所困扰。
诗中的"使越才应有"和"征蛮力岂无"表达了对外交事务上才能与力量的期待,但这种期待并未得到满足。最后两句"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则是一种比喻,意指那些曾经承诺要送来宝剑的人,如今却不见踪影,就像传说中的老虎衔着珠宝一样,是不存在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活动的描写,表达了战乱时期人们对于和平与英雄才能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未能实现的失望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