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要同吾丧我,凿池戏问子非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驾车(jià chē)的意思:指驾驭车辆。也比喻掌握事物的主动权。
煎茶(jiān chá)的意思:指用热水冲泡茶叶,也比喻用热水煮沸。
精庐(jīng lú)的意思:指房屋修建得十分精致、华丽。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的意思:指高山峻岭和奔流的江河,形容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
- 翻译
- 我热爱智者选择的居所,它隐藏在茂密的树林深处。
客人用石鼎烹茶代替酒,我在竹篱边挖笋亲自劳作。
闲时倚着几案,仿佛与自我一同消失,挖池嬉戏中质疑自己是否如鱼。
像高山流水般知音难觅,每次想离开都忍不住驾车再听这里的风声。
- 注释
- 我:主语,指诗人自己。
高人:指有智慧的人。
卜居:选择居住地。
精庐:精致的小屋。
煎茶:煮茶。
石鼎:石头制成的煮茶器。
客当酒:客人以茶代酒。
斸笋:挖竹笋。
荷锄:扛着锄头。
隐几:倚着几案。
丧我:忘却自我。
子非鱼:出自《庄子》, 指自我怀疑。
知音:理解、共鸣的人。
欲去:想要离去。
辄驾车:总是驾车前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金履祥以赞赏的口吻表达了对王妙虚道士选择在深山林中过着简朴而高雅生活的敬仰。首句“我爱高人巧卜居”直接表达了对道士智慧选址的钦佩,他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秘之处建造了他的居所。
接下来的两句“林烟深处着精庐,煎茶石鼎客当酒”,进一步描绘了道士的生活场景,他在竹篱环绕的环境中,用石鼎煮茶,视之为佳酿,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闲适态度。
“斸笋竹篱自荷锄”写道士亲自挖笋,自食其力,体现了他的勤劳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隐几要同吾丧我”则揭示了道士追求的精神境界,他希望在静坐中达到忘我之境。
“凿池戏问子非鱼”一句,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最后,“高山流水知音少,欲去频听辄驾车”以“高山流水”典故,感叹知音难觅,但诗人仍愿驾车频繁来访,表达了对王妙虚道士深厚的情谊和对其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道士的隐逸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知音的理解和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