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雪 晚 晴 出 西 村 宋 /范 浚 步 屐 寻 春 犯 雪 泥 ,村 南 村 北 鹁 鸠 啼 。堕 梅 残 白 犹 明 树 ,着 柳 暗 黄 初 映 堤 。风 景 快 晴 云 擘 絮 ,江 天 未 暮 日 悬 规 。最 怜 碧 涨 侵 沙 尾 ,更 傍 横 桥 一 杖 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鹁鸠(bó jiū)的意思:指人举止轻佻、轻浮,不守妇道。
步屐(bù jī)的意思:指行走不稳定、步履蹒跚。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横桥(héng qiáo)的意思:指横跨在河流或峡谷上的桥梁,也用来比喻能够解决难题或克服困难的手段或方法。
黄初(huá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或发展的初期阶段。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快晴(kuài qíng)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柳暗(liǔ àn)的意思:指柳树茂密遮蔽阳光,使地面显得阴暗。比喻环境幽暗、景象模糊。
南村(nán cūn)的意思:南村指的是乡下或偏远的地方。
沙尾(shā wěi)的意思:指事物末端或末尾的部分。
悬规(xuán guī)的意思:指人们在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方面感到迷茫,不知该如何行动。
雪泥(xuě ní)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变化或差异极大。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 注释
- 步屐:踏着木屐。
寻春:寻找春天。
犯雪泥:踏过积雪的地面。
鹁鸠:斑鸠鸟。
堕梅:坠落的梅花。
残白:残留的白色。
著柳:附着在柳树上。
快晴:快速放晴。
擘絮:撕裂的棉絮状云。
悬规:悬挂的半圆太阳。
碧涨:碧绿的水面上涨。
侵沙尾:漫过沙滩。
横桥:横跨的桥。
杖藜:手杖。
- 翻译
- 踏着雪地寻找春天,鹁鸠在村庄南北鸣叫。
梅花凋零,洁白的花瓣还挂在枝头,新柳暗黄,刚刚映入堤岸。
天气转晴,云如棉絮般散开,尽管天色尚早,太阳已挂天边呈半圆形。
最喜欢的是绿色的河水漫过沙滩,再靠近横跨的桥,我拄着藜杖漫步。
- 鉴赏
这首宋诗《春雪晚晴出西村》是范浚的佳作,描绘了冬末春初的山村景色。首句“步屐寻春犯雪泥”,诗人踏着雪地寻觅春意,形象生动,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探春之情。接着,“村南村北鹁鸠啼”以鹁鸠的啼声衬托出村庄的宁静与生机。
“堕梅残白犹明树,著柳暗黄初映堤”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梅花虽已凋零,但仍洁白如玉,点缀在枝头;新绿的柳条在阳光下显得暗淡而富有生机,映照在河堤上。这两句富有画面感,给人清新脱俗之感。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进一步描绘了晴朗的天气,云彩像撕裂的棉絮般散开,天空湛蓝,夕阳尚未落山,犹如规尺悬挂在天边,展现出傍晚的宁静和壮丽。
最后,“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水势上涨、沙洲渐没的喜爱,以及在横桥旁拄杖漫步的闲适,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恬淡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雪消融、万物复苏的乡村画卷,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林太宰入朝
宿德登三事,留都领百寮。
勋庸随日盛,华衮及春朝。
每忆天威近,宁辞驿路遥。
祖筵移白昼,文旆倚丹霄。
江暖鱼龙跃,风微燕雀娇。
碧云淮浦树,明月广陵桥。
物色添诗稿,民风听里谣。
由来冰作鉴,到处斗横杓。
信有安危责,能忘燥湿调。
汉庭推丙吉,唐室重房乔。
宰府应重入,皇纲助聿昭。
拔茅如有象,疏拙分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