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齐》
《思齐》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qín / shījīng

rènwénwángzhīmèizhōujiāngjīngshìzhī
huīyīnbǎinán

huìzōnggōngshénwǎngshíyuànshénwǎngshídòng
xíngguǎzhìxiōngjiābāng

yōngyōngzàigōngzàimiào
xiǎnlínshèbǎo

róngtiǎnlièjiǎxiá
wénshìjiàn
chéngrényǒuxiǎoyǒuzào
zhīrénmáoshì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显(bù xiǎn)的意思:不显指的是不显露、不显现的意思,形容某些事物或现象不容易被察觉或发现。

不瑕(bù xiá)的意思:指没有瑕疵,完美无缺。

不殄(bù tiǎn)的意思:不被毁灭、不消亡

大姒(dà sì)的意思:指女子的美丽和容貌出众。

大任(dà rèn)的意思:指重要的职责、任务或使命。

寡妻(guǎ qī)的意思:指丈夫早逝或长期离家的妻子。

徽音(huī yīn)的意思:指音调悦耳,声音宏亮。

家邦(jiā bāng)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京室(jīng shì)的意思:指官府、官署。

烈假(liè jiǎ)的意思:形容伪装得很逼真,使人难以辨别真假。

戎疾(róng jí)的意思:指战争的急迫和紧张。

嗣徽(sì huī)的意思:继承前人的德行和美德。

思齐(sī qí)的意思:指思想意识、行动举止等方面与众不同,超出一般水平。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无斁(wú yì)的意思:无法厌恶、无法厌烦

无射(wú yì)的意思:没有射箭的能力或者没有射箭的意愿。

小子(xiǎo zi)的意思:小孩子、年轻人

刑于(xíng yú)的意思:受到刑罚或苦难。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雍雍(yōng y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宏大。

有德(yǒu dé)的意思:有道德品质或有良好的品行。

誉髦(yù máo)的意思:指声誉好、名声大、受人尊敬的样子。

则百(zé bǎi)的意思:百姓众多,人口繁盛。

至于(zhì yú)的意思:表示对某个事物或问题的处理方式或态度,引出接下来要说的话题或内容。

周姜(zhōu jiāng)的意思:指人们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持冷静、镇定自若的态度和行为。

宗公(zōng gōng)的意思:指宗庙中的宗主或宗室公子,也泛指家族中的男性长辈。

注释
思:发语词,无义。
齐:通“斋”,端庄貌。
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媚:美好。
周姜:即太姜。
古公亶父之妻,王季之母,文王之祖母。
京室:王室。
大姒:即太姒,文王之妻。
嗣:继承,继续。
徽音:美誉。
百斯男:众多男儿。
百,虚指,泛言其多。
斯,语助词,无义。
惠:孝敬。
宗公:宗庙里的先公,即祖先。
神:此处指祖先之神。
罔:无。
时:所。
恫:哀痛。
刑:同“型”,典型,典范。
寡妻:嫡妻。
御:治理。
雍雍:和洽貌。
宫:家。
肃肃:恭敬貌。
庙:宗庙。
不显:不明,幽隐之处。
临:临视。
无射:即“无斁”,不厌倦。
“射”为古“斁”字。
保:保持。
肆:所以。
戎疾:西戎之患。
殄:残害,灭绝。
烈假:指害人的疾病。
瑕,与“殄”义同。
式:适合。
入:接受,采纳。
小子:儿童。
造:造就,培育。
古之人:指文王。
无斁:无厌,无倦。
誉:美名,声誉。
髦:俊,优秀。
注释2

思:发语词,无义。齐(zhāi):通“斋”,端庄貌。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媚:美好。周姜:即太姜。古公亶父之妻,王季之母,文王之祖母。

京室:王室。

大姒:即太姒,文王之妻。嗣:继承,继续。徽音:美誉。

百斯男:众多男儿。百,虚指,泛言其多。斯,语助词,无义。

惠:孝敬。宗公:宗庙里的先公,即祖先。

神:此处指祖先之神。罔:无。时:所。

恫(tōnɡ):哀痛。

刑:同“型”,典型,典范。寡妻:嫡妻。

御:治理。

雝(yōnɡ)雝:和洽貌。宫:家。

肃肃:恭敬貌。庙:宗庙。

不显:不明,幽隐之处。一说丕显。临:临视。

无射(yì):即“无斁”,不厌倦。“射”为古“斁”字。保:保持。

肆:所以。戎疾:西戎之患。殄:残害,灭绝。

烈假:指害人的疾病。瑕,与“殄”义同。

式:适合。

入:接受,采纳。

小子:儿童。造:造就,培育。

古之人:指文王。无斁(yì):无厌,无倦。

誉:美名,声誉。髦:俊,优秀。

翻译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赏析

《思齐》全诗二十四句,毛传将其分为五章,前两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郑玄作笺,将其改为四章,每章均为六句。相比较而言,毛传的划分更为合理,故后代大多从之。

首章六句,赞美了三位女性,即“周室三母”:文王祖母周姜(太姜)、文王生母大任(太任)和文王妻子大姒(太姒)。但其叙述顺序却并非按世系进行,而是先母亲,再祖母,后妻子。孙鑛对此分析道:“本重在太姒,却从太任发端,又逆推上及太姜,然后以‘嗣徽音’实之,极有波折。若顺下,便味短。”(陈子展《诗经直解》引)说此章“重在太姒”似可商榷,但言其“极有波折”尚可一听。马瑞辰对此亦曰:“按‘思齐’四句平列。首二句言大任,次二句言大姜。末二句‘大姒嗣徽音’,乃言大姒兼嗣大姜大任之德耳。古人行文自有错综,不必以思媚周姜为大任思爱大姜配大王之礼也。”(《毛诗传笺通释》)

《毛诗序》谓此诗主旨是“文王所以圣也”,孔颖达疏曰:“作《思齐》诗者,言文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文王自天性当圣,圣亦由母大贤,故歌咏其母,言文王之圣有所以而然也。”欧阳修亦曰:“文王所以圣者,世有贤妃之助。”(《诗本义》)按此之意,文王是由于得到其母其妻之助而圣,所以此诗赞美“文王所以圣”即是赞美周室三母。但整首诗只有首章言及周室三母,其余四章片言未提,正如严粲所云:“谓文王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止是首章之意耳。”(《诗缉》)毛传和郑笺是将首章之意作为全诗之旨了。其实此诗赞美的对象还是文王,赞美的是“文王之圣”,而非“文王之所以圣”。首章只是全诗的引子,全诗的发端,重心还在以下四章。

二章六句,包含两层意思。前三句承上而来,言文王孝敬祖先,故祖神无怨无痛,保佑文王。后三句言文王以身作则于妻子,使妻子也像自己那样为德所化;然后又作表率于兄弟,使兄弟也为德所化;最后再推及到家族邦国中去。这三句颇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味。毛传将此章第四句“刑于寡妻”的“刑”训作“法”,郑玄笺曰:“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至于宗族。”除此诗外,“刑”在《诗经》中还出现五次,共有两种解释:一为名词的“法”,一为动词的“效法”。此诗的“刑”是动词,所以还是解释“效法”为好,况且郑玄所说的“礼法”是后起的概念,恐非文王时就有。“刑于寡妻”即“效法于寡妻”,也就是“被寡妻所效法”,所以“刑”逐渐又引申为“型”,即典型、模范,此诗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第三章开始,每章由六句转为四句。第三章的前两句承上章的后三句而来,以文王在家庭与在宗庙为典型环境,言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后两句“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进一步深化主题。“不显”一词在《诗经》中还有十一见,其中十处作“丕显”(即很显明)解,唯有《大雅·抑》“无日不显,莫予云觏”作“昏暗、不明亮”解,意即:莫说因为这里光线昏暗而无人能看见我。朱熹《诗集传》释曰:“无日此非显明之处,而莫予见也。当知鬼神之妙,无物不体,其至于是,有不可得而测者。”此诗的“不显”亦是这个意思。《诗集传》释此句曰:“不显,幽隐之处也……(文王)虽居幽隐,亦常若有临之者。”也就是说此句意谓:文王即使身处幽隐之处,亦是小心翼翼,而不为所欲为,因为他觉得再幽隐的地方也有神灵的眼睛在注视着。此处甚有后代“慎独”的意味。第四句的“无射”在《诗经》中凡三见,其他二处均作“无斁”解,此处恐亦不例外。“无斁”是无厌不倦之意。“无射亦保”的“保”即《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保”,全句谓文王孜孜不倦地保持美好的节操。

如果说第三章言文王“修身”的话,那么最后两章就是“治国”了,所以方玉润说:“末二章承上‘家邦’推广言之。”(《诗经原始》)第四章的前两句“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谓文王好善修德,所以天下太平,外无西戎之患,内无病灾之忧。诸家有关“瑕”、“殄”二字的解释五花八门,繁不胜繁。其实这二字意义相近,《尚书·康诰》有“不汝瑕殄”,“瑕”“殄”并称,孔安国传曰:“我不汝罪过,不绝亡汝。”可见二字均有伤害、灭绝之义。第四章后两句“不闻亦式,不谏亦入”各家的解释亦是五花八门,越说越糊涂,还是《诗集传》说得最简单明了:“虽事之无所前闻者,而亦无不合于法度。虽无谏诤之者,而亦未尝不入于善。”

最后一章不难理解,主要讲文王勤于培养人才,只是最后一句“誉髦斯士”,稍有争议。高亨《诗经今注》说:“‘誉髦斯士’,当作‘誉斯髦士’,‘斯髦’二字传写误倒。《小雅·甫田》:‘燕我髦士。’《大雅·棫朴》:‘髦士攸宜。’都是髦士连文,可证。”其实不必这样推断。“誉”是好的意思,“髦”是俊的意思,在此均用作动词,“誉髦斯士”就是“以斯士为誉髦”。

薛瑄说:“《思齐》一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备焉。”(见《传说汇纂》)确实,它反映出传统道德在文王身上的完满体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她不仅美丽而且德行高尚,是周文王的母亲。诗中通过对她的赞美,展现了古人对于女性德才兼备的理想和期待。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表明这位女性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并且是文王的生母。这两句直接点出了她在家国天下的地位和作用。紧接着的"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美丽和贤淑,以及她作为后宫之主的形象。

接下来的"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可能是在赞颂她继承了先祖的德行,并且能影响到众多的人。"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则表达了她的恩惠和宽容,对家中的长辈充满敬爱之心。

至于刑罚寡妻,以及对兄弟的教诲,则展现了她在处理家族事务上的严肃与公正。"以御于家邦"则是她不仅管理好家庭,更能影响到整个国家。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描绘了一种庄重、和谐的宫廷氛围,这也是由她的德行所营造的环境。"不显亦临,不射亦保"表明她即使不露锋芒,也能维护家庭的平安。

接下来的几句则强调了她的品德和对国家的贡献,包括在处理外患时的果断,以及对于忠诚劝谏的宽容。"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则是说她不仅自己有德行,也能教育后代,使之成为有用的人才。

最后两句"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赞美了这位女性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她对士人的影响和激励。总的来说,这首诗是通过对一位女性德才兼备的描写,来表达了古人对于理想女性形象的向往与尊崇。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元宫词·其三十三

珊瑚枕冷象牙床,耿耿青灯伴月光。

不是宫闱有仙境,如何觉得夜偏长。

(0)

拟洪武宫词十二首·其三

鸡鸣天子下床梯,内直红妆两队齐。

阊阖虎头门大启,春星犹带紫宫低。

(0)

宫词一百七首·其六十六

金莲步步响回廊,未到先闻宝串香。

知是六宫妃子至,殿前嘹亮奏笙簧。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五十四

宫女新传御制词,人人争唱斗歌时。

娇嗔不识伊州谱,错把腔儿念作诗。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二十七

庭梧秋薄夜生寒,谁把箜篌别调弹。

睡觉满身花影乱,池塘风定月团团。

(0)

游仙九首·其九

秦皇煽虐燄,烈烈燔九州。

平原旷如赭,鸿鹄安所投。

所以避世士,慨想乘桴浮。

楼船载侲子,去作汗漫游。

何必蓬莱山,远人即瀛洲。

虎视徒逐逐,竟死于沙丘。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