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湖湘(hú xiāng)的意思:形容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可伤(kě shāng)的意思:可伤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容易受伤或易受伤害。
缕衣(lǚ yī)的意思:形容衣衫破烂、破旧不堪。
辇毂(niǎn gǔ)的意思:指皇帝的车轮,比喻皇帝的权力和尊严。
曲当(qǔ dāng)的意思:虚伪、假意
师师(shī shī)的意思:师傅、老师、导师
檀板(tán bǎn)的意思:比喻人的身体非常瘦弱,像檀木板一样薄弱。
无颜(wú yán)的意思:指失去了面子、无地自容、难以抬头的心情。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无颜色(wú yán sè)的意思:没有色彩,指没有特定的意义或感情。
- 注释
- 辇:皇帝的车驾。
古以“辇下”指京城。
毂: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同“辇”借指汴京。
师师:李师师,汴京人。
传幼年为尼,后为妓,色艺动京师。
湖湘:洞庭湖、湘江一带。
缕衣:金缕衣,用金线盘绣的舞衣。
檀板:唱歌时用来打拍子的檀木拍板。
- 翻译
- 帝京当年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回想起来,使人无限地伤感;李师师也老了,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间。
旧时的舞衣与檀板都黯然失色,饱受了风蚀尘染;有谁相信,她当年轻歌一曲,能使君王倾倒迷乱?
- 鉴赏
这段诗句出自北宋诗人刘子翚的《汴京纪事二十首》中的最后一首。全诗通过描绘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与衰败,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辇毂繁华事可伤" 一句,"辇毂" 指的是古代车轮和轴的精美装饰,象征着过去的盛世。"繁华" 是指过往的富丽景象,而 "事可伤" 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些已逝繁华时所产生的哀伤之情。
"师师垂老过湖湘" 这句中,"师师" 通常用来形容车马众多,喧嚣声响,但在这里似乎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因为是 "垂老",即年迈。"过湖湘" 则指的是诗人经过湖南和湘江一带,可能是在追忆古人的壮举或感叹时光流逝。
下两句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则是说即使是一件简单的衣物或是木制品(檀板),在当时也能以其精美赢得帝王的青睐。"一曲" 指的是音乐,而 "当时动帝王" 则表明这音乐之美,在当时便足以打动君王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盛衰,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悲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