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壁(chì bì)的意思:指战国时期楚汉之间的著名战役,也泛指智勇激烈的战斗。后来成为形容局势紧张、敌对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场面。
崔颢(cuī hào)的意思:指以傲慢自大、不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他人或事物。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拂尘(fú chén)的意思:拂尘是指用扇子或拂尘轻轻拂扫,比喻轻轻地触动或扫除。
后车(hòu chē)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趋势之后,跟随而来的人或事物。
虎臣(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而又有能力的臣子。
鸡塞(jī sāi)的意思:形容鸡群拥挤在一起,无法自由行动。
江神(jiāng shén)的意思:指江河中的神灵,也泛指水神。
阃外(kǔn wài)的意思:指在朝廷中失去权力、地位或被贬谪出京城。
勒铭(lè míng)的意思:勒铭是指在铭文上刻写留下记载,以便后人铭记和传承的意思。比喻留下深刻的印象或重要的教训。
立国(lì guó)的意思:指建立一个国家或政权。
纶巾(guān jīn)的意思:纶巾是指用纶丝做成的头巾,比喻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前席(qián xí)的意思:指在座次上排在前面的位置,也可用来比喻地位高、地位重要的人。
青油(qīng yóu)的意思:指年轻人。
山落(shān luò)的意思:山峰落下,形容山势陡峭。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檄笔(xí bǐ)的意思:檄笔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指的是用来传达紧急军令的笔。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写作迅速、有力的笔法。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 注释
- 阃外:指边境地区。
虎臣:勇猛的将领。
鸡塞勒铭:古代刻有铭文的器物,比喻有学识的人。
龙山:地名,这里可能指代有威望的人物。
青油:古代官府文书的封套,这里指军令文书。
赤壁:著名的古战场,这里可能象征重大战役。
崔颢:唐代诗人,以《黄鹤楼》等诗闻名。
暇日:闲暇的日子。
登楼:登高望远。
拂尘:拂去灰尘,寓指欣赏或怀念。
- 翻译
- 如今边境外已有了英勇的将领,谁还说国家靠的是江神庇佑。
后座有像鸡塞勒铭文的客人,前排坐着在龙山脱帽的风流人物。
这次出行将会频繁使用军令文书,从前在赤壁之战中需要的是英雄的纶巾。
遥想崔颢题诗的地方,闲暇时我会登上高楼,拂去尘埃欣赏美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赴任武昌时的景象和情感。诗人以雄健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阃外于今有虎臣,孰云立国靠江神。" 开篇就设定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场景,"阃外"指的是边塞之外,而"虎臣"则可能是对赴任官员的一种美称,表达其威猛与尊贵。"孰云立国靠江神"则描绘出一幅国家依山傍水而建的壮观图景。
"后车鸡塞勒铭客,前席龙山落帽人。" 这两句通过动态描写,表现了送别时热闹的人群场面,"后车鸡塞"可能是指车马喧嚣的声音,而"勒铭客"则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表明送行者众多且气氛热烈。"前席龙山落帽人"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龙山之下为官员送行而脱帽致敬的情景。
"此去青油烦檄笔,向来赤壁要纶巾。" 这两句诗转换了情境,从送别的热闹场面转到对赴任官员的期望和祝愿。"此去青油烦檄笔"可能是指路途上的风景,而"向来赤壁要纶巾"则是对历史英雄的纪念,同时也暗示了官员治理之地的重要性。
"遥知崔颢题诗处,暇日登楼与拂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赴任地点的了解和对其文学才华的赞赏,以及自己闲暇时光登楼思考,心中有所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送别场面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高远的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