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宣 州 谢 朓 楼 饯 别 校 书 叔 云 唐 /李 白 弃 我 去 者 ,昨 日 之 日 不 可 留 ;乱 我 心 者 ,今 日 之 日 多 烦 忧 。长 风 万 里 送 秋 雁 ,对 此 可 以 酣 高 楼 。蓬 莱 文 章 建 安 骨 ,中 间 小 谢 又 清 发 。俱 怀 逸 兴 壮 思 飞 ,欲 上 青 天 览 明 月 。抽 刀 断 水 水 更 流 ,举 杯 消 愁 愁 更 愁 。人 生 在 世 不 称 意 ,明 朝 散 发 弄 扁 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多烦(duō fán)的意思:非常烦恼,非常苦恼
烦忧(fán yōu)的意思:指烦恼、忧虑的心情。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建安(jiàn ān)的意思:
◎ 建安 jiàn’ān
[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清发(qīng fā)的意思:清除头发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小谢(xiǎo xiè)的意思:小谢指的是对别人的帮助心存感激之情,表达感谢之意。
逸兴(yì xì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意兴高昂。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壮思(zhuàng sī)的意思:形容思想深远、见识广博。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建安骨(jiàn ān gǔ)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性格坚定不移,不容易动摇。
- 注释
-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揽:摘取。
- 注释2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眺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 翻译
-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气氛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一篇典型的送别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两句表达了对离别之人不能挽留和当前内心的不安与忧虑。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非常常见,他们往往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这里的意境非常美,秋天的大雁排列飞行,远离故土的人会有一种孤独和怀念的情感,而“对此可以酣高楼”则是说在这样的景象面前,即使饮酒也难以忘忧。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两句中的“蓬莱文章”指的是美好的文学作品,“建安骨”则喻指诗人的才华和气质,而“中间小谢又清发”则是说在这些杰出的文学创作中,小谢朓的风格又显得特别突出。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世俗束缚,以豪放的情怀和壮阔的思想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里的意象非常生动,“抽刀断水”形象地表达了决绝和果敢,而“举杯销愁”则是用饮酒来忘却烦恼,但反而愈发感到忧虑。
最后两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某种自由自在状态的向往。这里的“弄扁舟”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与浪漫主义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