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寒山苍翠秋水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落日墟里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gchuānxiánzèngpéixiùcái
táng / wángwéi

hánshānzhuǎncāngcuìqiūshuǐchányuán

zhàngcháiménwàilínfēngtīngchán

tóuluòshàngyān

zhíjiēzuìkuángliǔq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风听(fēng tīng)的意思:指人们对风声耳熟能详,能够凭借细微的线索就能得知一件事情的真相或者消息。

孤烟(gū yān)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独自一人。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接舆(jiē yú)的意思:接住车轮,指相互帮助,互相配合。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五柳(wǔ liǔ)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多才多艺。

墟里(xū lǐ)的意思:墟里指的是乡村的集市或集镇,也可以泛指乡村。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注释
转苍翠:一作“积苍翠”。
转:转为,变为。
苍翠:青绿色,苍为灰白色,翠为墨绿色。
潺湲:水流声。
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
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渡头:渡口。
余:又作“馀”。
墟里:村落。
孤烟:直升的炊烟,可以是倚门看到的第一缕村烟。
值:遇到。
接舆:陆通先生的字。
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
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
五柳:陶渊明。
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
注释2

1、墟里:村落;

2、孤烟:炊烟。

2、接舆:这里北裴迪。

翻译
黄昏时寒冷的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日夜缓缓流淌。
我拄着拐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口一片寂静,只剩斜照的落日,村子里升起缕缕炊烟。
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

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

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

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

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赏析

本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此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

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实则,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

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五柳,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这是自然而然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两句,以清冷的笔触勾勒出山川在秋季的神态,苍翠之色与潺湲之声交织成一幅静谧的画面。

诗人随后以“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转换情境,从室内走向户外,手持拐杖站在柴门旁边,聆听着秋风中蝉鸣之声。这里通过诗人的动作和感受,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两句,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绘。在渡口,夕阳余晖洒满了河流;而在荒废的村庄中,一缕孤独的炊烟升腾,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情怀。

最后“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则是诗人在醉酒之际,重返所爱之地——五柳(指著名诗人陶渊明曾居住的地方),并以狂放的歌声表达内心的欢愉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个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隐逸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胡笳十八拍.第五拍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铁骑突出刀鎗鸣,惊破霓裳羽衣曲。

明眸皓齿今何在,细柳青蒲为谁绿。

桃花依旧笑春风,风动落花红蔌蔌。

(0)

程之徒

堂堂王夫子,实为乡曲英。

十年游太学,冬雪而秋萤。

南宫掇异等,四海驰俊声。

未展霄汉志,忧患遽所丁。

自言程之徒,高论何峥嵘。

彬彬媚学子,鼓箧称诸生。

何必骛时文,但贵存其诚。

道义苟内充,爵禄必尔缨。

吾师昔如斯,草泽膺弓旌。

劝讲迩英阁,探颐多研精。

祝李乐其说,谈辨惟纵横。

仲子颇守常,归来自穷经。

一日贤诏下,折桂何芳馨。

先生遂荐之,横经阖闾城。

又欲荐祝子,可方古岩耕。

宜从布衣起,知足平搀抢。

贵公问其人,科举颇所更。

答言彼材豪,不肯循度程。

贵公闻之笑,何以取官荣。

推毂既未效,鼓枻归洞庭。

先生跻禁从,仲子亦飞腾。

召对趋九陛,一言帝心倾。

亟命迁京秩,训词人所惊。

庶可共学者,品题自师评。

李子独不偶,沿流出舒荆。

游谒公卿间,落寞无所成。

迩来贫且病,屏迹居四明。

自言已膏肓,无以保性灵。

我嗟师友义,此道久凋零。

寄言后学者,中庸当力行。

(0)

元夕前三日书事·其一

旧岁冬馀雪,今年雨复晴。

奉常新奏乐,蕃使近朝正。

灯火鳌山路,风光凤辇城。

须烦天一笑,四海尽无兵。

(0)

白鹤词·其八

白毛鲜洁映霜华,丹顶分明夺绛纱。

千六百年神气就,飞鸣长伴玉仙家。

(0)

示鹤林山老二首·其二

一别三千里,重临二十年。

霜蒹空老矣,雪柏自依然。

习气诗情在,真心佛果圆。

相看无一语,趺坐炷炉烟。

(0)

即事十二首·其十

南邻小魏隔云巢,里巷相从近结交。

闻道秋来作文赋,可能借我一齐抄。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