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二》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艾蒳(ài nà)的意思: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热爱、追求和珍视。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国香(guó xiāng)的意思:形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寒梅(hán méi)的意思:形容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保持傲然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和雨(hé yǔ)的意思:指和睦相处,和谐相伴的境地。

凭仗(píng zhàng)的意思:凭仗指依靠、依赖的意思,表示依仗某种条件或力量来达到目的。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天教(tiān jiào)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某种事情是天意所在,无法改变。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舆台(yú tái)的意思:指舆论的声音和言论的平台,也指舆论的导向和影响力。

注释
天教:大自然使然,赋予。
桃李:泛指春花,这里比喻地位卑微的人。
舆台:古代地位低下的人,这里比喻桃李。
寒梅:冬季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幽人:隐居的人,有修养的君子。
艾蒳:艾草,一种有香味的植物。
国香:指梅花的香气,被视为中国的名贵香气。
青苔:绿色的苔藓,常用于描绘清幽、静谧的环境。
翻译
大自然让桃树李树沦为低贱的装饰,故意让寒冷的梅花最先绽放。
请依靠隐士收集芳香的艾草,国色的梅花香气随雨水洒落在青苔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篇“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两句,意在表达大自然赋予了桃李以形成繁茂之势,却特意让寒梅成为春季第一批开放的花朵,彰显其独特的美丽和先锋者的角色。

接下来的“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两句,则从动作转向静景。诗人借用“幽人”一词,营造了一种隐逸自在的意境。这里的“艾蒳”,通常指的是野菊花,但也可以泛指其他野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以及对那些不起眼却又独具风情的小花小草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大司马马公廷试志喜有作次韵二首·其一

董贾贤良初献策,唐虞敷纳正求才。

一言共喜龙颜合,五位遥瞻雉尾开。

奎壁光芒动霄汉,衣冠遭际极公台。

茹茅已协乾坤泰,愿上君王万寿杯。

(0)

晚晴

雨脚霏微断复连,小窗起坐思悠然。

犹闻流水长桥外,惊见疏云落照边。

方讶阴晴随地变,更堪寒暑与时迁。

星槎咫尺银河上,我欲乘之一问天。

(0)

会饯蒋宗谊侍御赴南台即席次留别韵

两袖天香出帝都,又看新绿上春芜。

晴云古道青骢远,晓日高冈彩凤孤。

北海才名重南国,东坡政誉满西湖。

老成不负台端选,昼锦如君更有无。

(0)

和鸣治别后有怀韵

春山窈窕带春城,公暇追游逐伴行。

幽壑雨晴泉响近,隔林风细鸟飞轻。

经过不尽山中寺,归去空题石上名。

独羡谢家芳草句,锵然犹自向人鸣。

(0)

出城

太平时节好閒行,侵晓联镳出帝城。

凉露拂衣鸡唱早,香尘拥面马蹄轻。

佳山秀水如迎客,烟柳莺花尽弄晴。

胜地不常人易老,莫教碌碌过平生。

(0)

古意一首送曲阜三氏学录公璜赴任

客从孔林来,遗我楷木杖。

云文纡欲腾,虬髯迄相向。

重是圣门物,操执不敢放。

平生藉扶持,履险若夷旷。

我闻植根地,枝叶纷以畅。

磅礡千载馀,挺拔层霄上。

小用岂其宜,斤斧来俗匠。

畴能事栽培,但恐日凋丧。

成材古云难,珍护夙所尚。

怀哉孔公璜,道远不及访。

微言愿有托,临风重怊怅。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