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阶除(jiē chú)的意思:指逐层清除,一层一层地去除。
锦里(jǐn lǐ)的意思:指华丽、繁华的地方。
客儿(kè ér)的意思:指客人、外来的人。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鸟雀(niǎo què)的意思:鸟的种类。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五尺(wǔ chǐ)的意思:指身材高大,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野航(yě háng)的意思:指没有规划和计划的航行,也指没有经验和技术的驾驶。
芋栗(yù lì)的意思:比喻人才或事物在某种环境中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才能或价值。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乌角巾(wū jiǎo jī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 注释
- 锦里: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
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芋栗:橡栗。
因其形似芋艿,故名。
一说指芋艿和橡栗。
宾客:一作“门户”。
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
深:一作“添”。
航:小船。
一作“艇”。
村:一作“山”。
暮:一作“路”。
对:一作“送”。
柴门:一作“篱南”。
- 翻译
- 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
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
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
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开篇“锦里先生乌角巾”即设定了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主人公形象,乌角巾可能象征着他不以物质富裕为荣。紧接着,“园收芋粟不全贫”则透露出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他种植的芋和粟并不能保证他的经济完全无忧,但这也许正是诗人对一种简单、自足生活态度的向往。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一句,不仅展示了主人公家庭的温馨与欢乐,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这里的“鸟雀驯”形象,传达了一种平静而友好的生态关系。
接下来的“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则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水深不算很深,但足以支撑小船漂浮,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而“野航恰受两三人”则增加了一种亲密和私密的氛围。
最后,“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一句,以静谧的夜景结束了这首诗。这里的“白沙翠竹”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环境,而“相对柴门月色新”的画面,则是对夜晚家庭生活的一种温馨写照,传达出一种简单而又充实的田园生活理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谐与宁静的追求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杨元孺都督移镇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赠别
玉帐迎春发,翩翩向海东。
桃花初跃马,杨叶待弯弓。
两岸牙旗影,中流画角风。
息徒双树下,揖客一尊同。
剑喜雌雄合,诗誇竞病工。
停筝伫素月,把酒送归鸿。
淮海长天外,沧溟一望通。
先声播狼岛,清啸彻蛟宫。
鹅鹳呼天外,鼋鼍拜浪中。
沧溟从此去,鹏路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