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八夜》
《十八夜》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角声风断处,月黑四林秋。

危坐忽消烛,高吟欲震楼。

涛头地转海气等身浮。

尚有越山色,烟中相对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等身(děng shē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画像等的比例适中,不偏不倚。

地转(dì zhuàn)的意思:指地球自转,用以形容事物快速转变或改变。

高吟(gāo yín)的意思:高声吟诵诗文。

海气(hǎi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势。

角声(jiǎo shēng)的意思:指鸡鸣,表示天亮。也用来形容天刚亮,万籁俱寂。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涛头(tāo tóu)的意思:指波涛的浪尖,比喻事物的高峰或顶点。

头盘(tóu pán)的意思:指第一道菜,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或者开端。

危坐(wēi zuò)的意思:指坐在危险的地方或情况中。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月黑(yuè hēi)的意思:指夜晚月亮被乌云遮蔽,形容黑暗无光。

鉴赏

这首诗《十八夜》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角声风断处”,以“角声”和“风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接着,“月黑四林秋”一句,将画面进一步推进,黑色的月夜与四周的树林交织在一起,渲染出深秋的寂静与萧瑟。

“危坐忽消烛,高吟欲震楼”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表达了内心的激荡与情感的释放。危坐表示其专注与沉思,消烛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绵长。高吟欲震楼,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情感的强烈与表达的力度,仿佛声音能穿透楼宇,直抵人心。

“涛头盘地转,海气等身浮”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景图,波涛翻滚,海气弥漫,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也暗含着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尚有越山色,烟中相对愁”以越山与烟雾为背景,赋予了画面以深度与层次感,同时通过“愁”字,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泉石为顺德张氏题

江山几处堪还我,泉石边头合有人。

高著一双无极眼,闲看宇宙万回春。

(0)

赠袁晖用林时嘉韵·其四

青山依旧锁溪台,前度游人去不回。

赖是山人无诉牒,有人真本卖山来。

(0)

何宇新赴南京,来白沙告别云:此行且复见定山,时秋已尽矣,以诗送之·其一

孝子已为人所称,世间留者乃何情。

故乡莫作多时别,阿母坟头草又生。

(0)

访山家次韵·其二

清泉煮蕨爱山家,夜饮西岩望月斜。

涧底白云留不住,半随红雨落天涯。

(0)

寄潘留鹤

有时牛亦坐,何处鹤还留。

天台二万丈,谁踏紫冥讴。

(0)

成化元年春予奉命偕赵总戎良佐提兵征两广四月望日师发南京次大胜关总戎以诗见赠次韵奉答·其二

长江万舸拥天兵,父老壶浆候远汀。

莫怪风声震遐迩,此行正欲埽膻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