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
《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忽遇文殊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ìngzhōngmiǎnsòngxiǎoshīwǎngqīngliángshānshèng
táng /

fēngshíchùzhùshènglíngzōnghǎobiànxún

wénshūkāihuìyǎnniányìnglǎoshīx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丰衣(fēng yī)的意思:指衣着丰盛,形容生活富裕,物质充足。

慧眼(huì yǎn)的意思:指具有聪明、敏锐的眼力,能够准确洞察事物本质和内在的特点。

老师(lǎo shī)的意思:指没有名声的老师或没有名师指导的学生。

灵踪(líng z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踪敏捷,行动迅速。

圣迹(shèng jì)的意思:指神明留下的痕迹或神灵的足迹,也可指圣贤的遗迹。

师心(shī xīn)的意思:教师的心思、用心教学的态度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应记(yìng jì)的意思:应当记住或应予重视的事物。

足食(zú shí)的意思:指吃饱了饭,解决了温饱问题。

丰衣足食(fēng yī zú shí)的意思:指生活富足,衣食丰盈。

注释
丰衣足食:指生活富裕,衣物充足,食物丰富。
圣迹:神圣人物或事件留下的痕迹或地点。
灵踪:灵性存在的迹象或踪迹,常指宗教圣地等。
文殊:文殊菩萨,佛教中的智慧菩萨,象征智慧与悟性。
慧眼:超越世俗的洞察力,能看清事物真相的智慧之眼。
老师心:这里指老师的教导或恩师的栽培之心,含有感恩和铭记之意。
翻译
在物质充足的地方不要停留,要到处寻找神圣的遗迹和灵性的踪迹。
如果突然遇到文殊菩萨开启你的智慧之眼,他年应当铭记老师的教诲于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在病中,然而他并没有沉浸于个人苦难,而是在鼓励一位年轻的僧侣去清凉山拜访一位高僧。

“丰衣足食处莫住”,这一句表达了对物质生活不执着的态度。诗人在这里提醒小师,虽然有衣有食,但不要沉迷于这些现世的享受,而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成长。

“圣迹灵踪好遍寻”则是鼓励小师去寻访那些圣者的足迹和遗留下的智慧。这里的“圣迹灵踪”指的是佛祖或得道高僧留下的教诲和修行的痕迹。

“忽遇文殊开慧眼”,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常被描绘为持经而坐。在这里,“文殊开慧眼”意味着在旅途中偶然得到启发或悟到真理。

最后一句“他年应记老师心”,诗人叮嘱小师将来回忆此刻,应当铭记教导自己的长者之心。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精神引领者的感激和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佛法的融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后学传承的关切,以及对于精神成长重要性的强调。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题子瞻书诗後

诗就金声玉振,书成虿尾银钩。
已作青云直上,何时散发沧洲。

(0)

戏题大年防御芦雁

挥毫不作小池塘,芦荻江村落雁行。
虽有珠帘藏翡翠,不忘烟雨罩鸳鸯。

(0)

云居佑禅师烧香颂

一身入定千身出,云居不打这鼓笛。
虎驮太华入高丽,波斯鼻孔撑白日。

(0)

从时中乞薄团

织蒲投我最宜寒,正欲阴风雪作团。
方竹火炉趺坐稳,何如矍铄跨征鞍。

(0)

双涧寺二首

二水奔奔鸣屋除,松林落日吼乌菟。
老僧更有百岁母,白发身为反哺乌。

(0)

子产库

区区小郑多君子,谁若公孙用意深。
监巫执节诛腹诽,不除乡校独何心。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