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病 中 勉 送 小 师 往 清 凉 山 礼 大 圣 唐 /齐 己 丰 衣 足 食 处 莫 住 ,圣 迹 灵 踪 好 遍 寻 。忽 遇 文 殊 开 慧 眼 ,他 年 应 记 老 师 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丰衣(fēng yī)的意思:指衣着丰盛,形容生活富裕,物质充足。
慧眼(huì yǎn)的意思:指具有聪明、敏锐的眼力,能够准确洞察事物本质和内在的特点。
老师(lǎo shī)的意思:指没有名声的老师或没有名师指导的学生。
灵踪(líng z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踪敏捷,行动迅速。
圣迹(shèng jì)的意思:指神明留下的痕迹或神灵的足迹,也可指圣贤的遗迹。
师心(shī xīn)的意思:教师的心思、用心教学的态度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应记(yìng jì)的意思:应当记住或应予重视的事物。
足食(zú shí)的意思:指吃饱了饭,解决了温饱问题。
丰衣足食(fēng yī zú shí)的意思:指生活富足,衣食丰盈。
- 注释
- 丰衣足食:指生活富裕,衣物充足,食物丰富。
圣迹:神圣人物或事件留下的痕迹或地点。
灵踪:灵性存在的迹象或踪迹,常指宗教圣地等。
文殊:文殊菩萨,佛教中的智慧菩萨,象征智慧与悟性。
慧眼:超越世俗的洞察力,能看清事物真相的智慧之眼。
老师心:这里指老师的教导或恩师的栽培之心,含有感恩和铭记之意。
- 翻译
- 在物质充足的地方不要停留,要到处寻找神圣的遗迹和灵性的踪迹。
如果突然遇到文殊菩萨开启你的智慧之眼,他年应当铭记老师的教诲于心。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在病中,然而他并没有沉浸于个人苦难,而是在鼓励一位年轻的僧侣去清凉山拜访一位高僧。
“丰衣足食处莫住”,这一句表达了对物质生活不执着的态度。诗人在这里提醒小师,虽然有衣有食,但不要沉迷于这些现世的享受,而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成长。
“圣迹灵踪好遍寻”则是鼓励小师去寻访那些圣者的足迹和遗留下的智慧。这里的“圣迹灵踪”指的是佛祖或得道高僧留下的教诲和修行的痕迹。
“忽遇文殊开慧眼”,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常被描绘为持经而坐。在这里,“文殊开慧眼”意味着在旅途中偶然得到启发或悟到真理。
最后一句“他年应记老师心”,诗人叮嘱小师将来回忆此刻,应当铭记教导自己的长者之心。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精神引领者的感激和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佛法的融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后学传承的关切,以及对于精神成长重要性的强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