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史(ān shǐ)的意思:指安定政治局势、维护社会安宁,消除内乱与战乱。
兵符(bīng fú)的意思:兵符指的是古代将军或统帅所使用的军令牌,也用来比喻掌握军权或决定胜负的权力。
长戟(cháng jǐ)的意思:长戟是指长长的戟,用来比喻威力强大的武器或手段。
耽耽(dān dān)的意思:形容迟延、拖延的样子。
符授(fú shòu)的意思:指授予官职、权力或敕令等。
河湟(hé huáng)的意思:河湟是指黄河和湟水的合称,也用来比喻边疆地区。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虎臣(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而又有能力的臣子。
杰人(jié rén)的意思:指有杰出才能、卓越品质的人。
魁杰(kuí jié)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非凡出色。
内地(nèi dì)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地区,与边远地区相对。
台坐(tái zuò)的意思:指坐在宝座上,担任高位。
弯弧(wān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曲折,不直接。
武台(wǔ tái)的意思:武台指的是武术表演的舞台,也用来比喻展示才华或技艺的场所。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遗尘(yí chén)的意思:指留下的尘土,比喻过去的事物或人已经远离了现实,不再有关系。
壮气(zhuàng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概豪壮,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长戟八十斤(cháng jǐ bā shí jīn)的意思:形容武力强大,力量巨大。
- 注释
- 壮气:豪迈的气概。
盖:超过。
燕赵:古代中国北方的两个地区。
耽耽:威武的样子。
魁杰人:威猛杰出的人。
弯弧:拉开强弓。
五百步:极远的距离。
长戟: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
八十斤:形容武器重量大。
河湟:古代地区名,位于今青海、甘肃一带。
内地:中原地区。
遗尘:遗留的痕迹。
何日:何时。
武台:军事指挥的高台。
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
虎臣:勇猛忠诚的臣子。
- 翻译
- 豪迈的气概超越燕赵之地,威猛的人如魁首英雄。
拉开强弓能射五百步远,手持重达八十斤的长戟。
河湟并非中原腹地,安史之乱的痕迹尚存。
何时能坐在武台之上,将兵权授予勇猛的臣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雄壮与威严,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事和英雄人物的向往。"壮气盖燕赵"一句,以宏大的气势开篇,燕赵自古为武士之地,这里代表着北方的豪迈与勇猛。"耽耽魁杰人"则形容将军之威严,如同山岳一般不可摇撼。
接下来的两句"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具体描绘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和兵器的沉重,这些细节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河湟非内地"指的是边疆地区,这里的"非内地"暗示了一种对远离中原、在边陲戍守的将士的同情。而"安史有遗尘"则是对历史上安史之乱留下的隐患和影响的一种担忧。
最后两句"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坐在高台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的向往,以及期待有勇猛如虎的臣子来接受战事的重托。这里的"何日"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将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对于边塞之战、英雄人物以及历史记忆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张文潜输麦行寄滁守魏彦成
琅琊山青让泉白,上计使君封瑞麦。
田家煮麦烧秸忙,一笑相煎何太迫。
醉翁亭上绿缥囊,亭前庾积蟠蛇冈。
家家输送不扫场,谓取我廪金斗量。
剩钱沽酒追良伴,使君莫数星霜换。
愿君容我借三年,他日万钱供一饭。
山头飞雉鸣朝日,哺我老翁张射毕。
谁言田舍漫蹉跎,轻裘年少每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