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垂白(chuí bái)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白发苍苍。
饥肠(jī ch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饥饿。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娇语(jiāo yǔ)的意思:指柔美婉转的言辞。
络丝(luò sī)的意思:指琐碎的事物,也形容事物纷繁复杂。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叶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名声或声誉。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醉眼(zuì yǎn)的意思:形容眼神迷离,如醉如痴。
络丝娘(luò sī n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缠绵悱恻,思念之情如丝一样纠结不清。
- 注释
- 檾:同“苘”,俗称青麻。
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
垂白:鬓发将白的老人;杖藜:倚仗藜茎制成的手杖;藜,植物名,此处指以藜茎制成的手杖。
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
麨:用麦子制成的干粮;软:饱之意。
- 翻译
- 村外的层层麻叶因雨的滋润而泛着光泽,村内处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不时听到篱笆边传来缫丝女子悦耳的谈笑声。
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捣成粉末用来果腹。我关切地询问老翁:豆类作物何时能成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三)》中的片段,描绘了一幅乡村夏日劳动与丰收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麻叶层层苘叶光",展现了麻和苘草叶片的繁茂,透露出村庄的宁静与生机。"谁家煮茧一村香"则通过袅袅升腾的煮茧香气,暗示了蚕丝业的繁忙和乡亲们的辛勤。
"隔篱娇语络丝娘"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缫丝妇人的声音比作娇媚的鸟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她们在篱笆间忙碌的场景。接下来,诗人通过"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描绘了一位老者手持藜杖,步履蹒跚,眼神朦胧,正在捣碎麦粒以充饥的画面,流露出对生活的艰辛和对食物的渴望。
最后,以"问言豆叶几时黄"收尾,诗人以询问豆叶何时转黄,暗寓农事的期待和对丰收的期盼,表达了对自然节奏和农耕生活的深深理解。整体来看,这首诗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农村的风俗人情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东得雨志慰
齐鲁连岁灾,黔黎亦亟苦。
流离鸠鹄形,匪闻乃目睹。
每餐为不饱,其状安忍语。
来京值惨故,我心纷愁绪。
民伤宛在怀,以我忝人主。
赈贷虽屡加,尚恐不得所。
轺车命大臣,稽察实惟汝。
人事纵拮据,小救其奚补。
降康端赖天,引领盼时雨。
兹接方伯奏,佳卜商羊舞。
一犁既普沾,东郊见侯旅。
来牟纵过时,可以播稷黍。
更切展转忧,谷种其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