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髻(bǎo jì)的意思:宝髻是指女子的头发盘成髻,用宝石或珠子装饰的发髻。它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发髻华丽漂亮。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低垂(dī chuí)的意思:指垂下或下垂的状态或姿态。
低唱(dī chàng)的意思:低声地唱歌或说话,表示心情低落或悲伤。
访戴(fǎng dài)的意思:指拜访贵重的人物,以示敬意。
高会(gāo huì)的意思:指高明的智慧和才干。
更阑(gēng lán)的意思:更加深沉、更加黑暗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髻云(jì yún)的意思:形容头发盘成云状。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交飞(jiāo fēi)的意思:指互相飞扬、交替出现。
金铺(jīn pū)的意思:形容财富充裕,富有的景象。
景致(jǐng zhì)的意思:景色的美丽和壮观。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阑槛(lán jiàn)的意思:阑槛是指门槛,也可以泛指门前的一片空地。在成语中,阑槛常常用来比喻障碍或限制。
兰房(lán fáng)的意思:指美好的闺房,比喻妻子的家庭。
帘幕(lián mù)的意思:指帷幕、帘子,也比喻掩饰、隐藏。
梁苑(liáng yuàn)的意思:梁苑是指梁国的宫苑,用来比喻富庶繁荣的地方。
龙沙(lóng shā)的意思:指沙漠中的龙,比喻人才横溢的地方。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琼蕊(qióng ruǐ)的意思:指最美好、最精华的部分。
天色(tiān sè)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或天气的变化。也用来形容天色的明暗、亮度。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瑶池(yáo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美人。
渔人(yú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和耐心的人,能够冷静应对困难和挑战。
正相(zhèng xiāng)的意思:正相指的是两个相对立的事物或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印证或相互呼应。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子猷(zǐ yóu)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有才智的人。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浅斟低唱(qiǎn zhēn dī chàng)的意思:指唱歌时声音低沉、柔和,饮酒时酌量少饮,表示谦虚、谨慎的态度。
- 鉴赏
这首《满庭芳·其二》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中的闲适生活画面。开篇“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三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风起沙舞、雪花纷飞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苍茫。
接着,“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写词人静坐栏杆旁,欣赏着如琼花般洁白的雪花覆盖在树枝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妆点兰房景致,金铺掩、帘幕低垂”进一步描绘室内景象,温暖的房间被装饰得如仙境一般,帘幕低垂,增添了温馨的气氛。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描绘词人在红火的炉边,轻酌浅唱,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温暖,与室外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词人的闲适心情。
下片“更阑,人半醉”转而描述夜深人静时分,词人微醺的状态,肌肤温润,发髻微斜,流露出一种醉人的美态。“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表达了词人对豪华宴会的淡然态度,认为平凡的生活就足够美好。
最后,“堪笑子猷访戴,清兴尽、忍冻空回”引用子猷访戴的典故,表示词人不愿像古人那样冒着严寒寻访朋友,而是更愿意享受当下宁静的生活。“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则以渔人披蓑而归的形象,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词人对冬日雪景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平淡而惬意生活的深深喜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阅兴济减水闸议改为坝,命侍郎郎裘曰修至其地与总督杨廷璋、藩司周元理会堪集议,诗以示意
青县兴济闸,缘减运河水。
中流行御舻,高出见闸底。
去岁夏霖盛,率已泄由此。
其奈至津城,犹余二百里。
更无杀涨处,潦行乃所以。
因之图再减,芥园请示指。
意欲稍移南,回跸当细揣。
而此底实高,闸墙亦壅蔽。
况兹足浮送,无虑转漕滞。
拟易闸为坝,更低尺以几。
减之以其渐,缓急庶可恃。
然未能自信,博议命详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