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况是门无客,人去惟闻鹤在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类(bù lèi)的意思:不同类别或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不能相提并论或相比较。
樊笼(fán lóng)的意思:指束缚人的环境或条件,比喻限制人自由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寒溜(hán liū)的意思:
指寒冷的水流。 唐 权德舆 《与沉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於亮上人院会宿》诗之二:“巖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 宋 陆游 《自咏》:“夜踏乱云过略彴,晓分寒溜注军持。” 元 郝经 《乙卯秋月十九日登泰山太平顶》诗:“泓澄寒溜浸太古,翠壁细泻珠璣圆。”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林钟(lí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人多,人声嘈杂。
律法(lǜ fǎ)的意思:律法指的是法律、规章制度以及法治的原则和方法。
恰如(qià rú)的意思:恰好像,正好如同
仙居(xiān jū)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环境优美、宜居的地方。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应钟(yìng zhōng)的意思:指应当按时、按规定做某事。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稚川(zhì chuān)的意思:指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远离尘世、清幽脱俗的仙境。诗人吕陶以细腻的笔触,将仙居的景象与心境娓娓道来。首句“仙居殊不类樊笼”直接点明了仙居与世俗的不同,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潇洒清凉皆可封”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环境宜人,仿佛可以被赋予某种神圣的封号。
“寒溜恰如扬子水,脩筠应有稚川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仙居的水流比作扬子江水,竹林中可能栖息着稚川的龙,既增添了神秘色彩,又暗示了此处的自然景观之独特与非凡。
“云深况是门无客,人去惟闻鹤在松”则通过描写云雾缭绕、门庭冷落、只有鹤鸣松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仙居的孤高与超然。
最后,“向此却疑推律法,应钟何事代林钟”表达了诗人对仙居环境的深刻感悟,似乎在探讨自然法则与人为秩序之间的关系,以及应钟为何取代林钟的问题,暗含着对宇宙和谐与自然秩序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居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宇宙深层次哲理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