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与秋俱老,花偏晚放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社(bái shè)的意思:白白浪费了时间或精力。
长笛(cháng dí)的意思:指长而狭窄的笛子,比喻言辞犀利、直截了当。
放春(fà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春,百花盛开的景象。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嘉名(jiā míng)的意思:指美好的名声,荣誉的称号。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名重(míng zhòng)的意思:名声很重,声誉很高。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有间(yǒu jiàn)的意思:有空、有时间。
重九(chóng jiǔ)的意思:指重阳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文人雅集的情境,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人文气息。
首先,“客与秋俱老”,以“客”自喻,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季节更迭的感慨之中,展现出一种岁月流转、人生易老的悲凉感。“花偏晚放春”,则通过反常的自然现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为后文的文人聚会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着,“凉风排旅闼,爽气集诗人”,凉风拂过,不仅带来了物理上的凉爽,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精神的愉悦,诗人在此情境下聚集,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清新的时刻,体现了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何处闻长笛,齐来蛰角巾”,长笛声起,仿佛是远方的呼唤,将诗人们的心灵引向了更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音乐之美,更寓意着思想的交流与心灵的契合,使整个聚会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最后,“嘉名重九近,白社有间民”,“嘉名”指的是美好的名声或事物,这里可能暗指聚会的地点或活动本身,而“重九”则是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与庆祝。这句话表达了对聚会的赞美,并预示着未来的相聚,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中普通人的关注与尊重,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文人聚会以及社会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间、友谊、音乐、名声以及社会和谐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琴意诗·其三溪山秋月
溪山四时好,秋夜气更清。
月色终岁佳,秋天光愈明。
此意孰能写,惟有丝桐声。
一弹山在眼,再弹溪在目。
溪静水粼粼,山遥峰矗矗。
慢声生旷怀,幽韵蕴高躅。
或如临大壑,松风卷波涛。
或如坐深岩,石泉鸣琼瑶。
或如邻古寺,云外吼蒲牢。
阴崖转长林,仄径凌绝巘。
天风缥缈回,泛声三数点。
夜深露叶光,水天交飐闪。
如观荆浩图,如读谢庄赋。
年衰倦登临,体弱愁风露。
间窗时一挥,悠然惬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