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政务时常有空闲,我们乘舟逆流而上。
洞箫声悠扬回应,扬帆即刻顺风而行。
山色昏暗仍能辨认,深潭中的月影慢慢显现。
清澈溪流弯弯曲曲,美景尚未赏完切勿急于返回。
- 注释
- 政理:政务管理。
暇:空闲。
方舟:小船。
溯洄:逆流而上。
吹笙:吹奏洞箫。
虚洞:空洞的箫声。
楫:船桨。
山暗:山色昏暗。
云犹辨:还能分辨云层。
潭幽:深潭幽静。
月稍来:月亮渐渐出现。
清溪:清澈的小溪。
无数曲:弯弯曲曲。
未尽:美景未尽。
莫先回:不要急于返回。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泛舟之乐的诗,颇有江南水乡之韵味。开篇“政理常多暇”表明了作者在繁忙的官职中难得有一丝清闲时刻。紧接着,“方舟此溯洄”则展示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湖上悠然自得的情景。“吹笙虚洞荅”,这里“吹笙”指的是吹奏乐器,可能是横笛或其他类似乐器,而“虚洞荅”则形容声音回荡于空旷的山谷之中,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受。“举楫便风催”则是在强调诗人借着风力推动船只前行,既省力又加速。
接下来的“山暗云犹辨”表现了夜色渐浓,山影与云雾相互交织,不易辨识的意境。接着,“潭幽月稍来”则描绘出夜深人静之时,湖水中的倒映着初升的明月,这一刻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
最后两句“清溪无数曲,未尽莫先回”,诗人在赞叹小溪蜿蜒曲折,无限风光,又不急于归去,似乎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悠闲和大自然赋予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泛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暂时逃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