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其一》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其一》全文
唐 / 赵冬曦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溯洄。

吹笙虚洞荅,举楫便风催。

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

清溪无数曲,未尽莫先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风(biàn fēng)的意思:指言语轻率,随便说话,不经思考。

吹笙(chuī shēng)的意思:指吹奏笙的音乐声,比喻虚假的言辞或虚有其表的行动。

方舟(fāng zhōu)的意思:方舟是指方形的船舶,也比喻能够拯救人们脱离困境的事物或人。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先回(xiān huí)的意思:指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已经预先退缩或回避。

政理(zhèng lǐ)的意思:政理指的是政治和治理,是指对政治事务的处理和管理。

翻译
政务时常有空闲,我们乘舟逆流而上。
洞箫声悠扬回应,扬帆即刻顺风而行。
山色昏暗仍能辨认,深潭中的月影慢慢显现。
清澈溪流弯弯曲曲,美景尚未赏完切勿急于返回。
注释
政理:政务管理。
暇:空闲。
方舟:小船。
溯洄:逆流而上。
吹笙:吹奏洞箫。
虚洞:空洞的箫声。
楫:船桨。
山暗:山色昏暗。
云犹辨:还能分辨云层。
潭幽:深潭幽静。
月稍来:月亮渐渐出现。
清溪:清澈的小溪。
无数曲:弯弯曲曲。
未尽:美景未尽。
莫先回:不要急于返回。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泛舟之乐的诗,颇有江南水乡之韵味。开篇“政理常多暇”表明了作者在繁忙的官职中难得有一丝清闲时刻。紧接着,“方舟此溯洄”则展示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湖上悠然自得的情景。“吹笙虚洞荅”,这里“吹笙”指的是吹奏乐器,可能是横笛或其他类似乐器,而“虚洞荅”则形容声音回荡于空旷的山谷之中,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受。“举楫便风催”则是在强调诗人借着风力推动船只前行,既省力又加速。

接下来的“山暗云犹辨”表现了夜色渐浓,山影与云雾相互交织,不易辨识的意境。接着,“潭幽月稍来”则描绘出夜深人静之时,湖水中的倒映着初升的明月,这一刻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

最后两句“清溪无数曲,未尽莫先回”,诗人在赞叹小溪蜿蜒曲折,无限风光,又不急于归去,似乎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悠闲和大自然赋予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泛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暂时逃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赵冬曦
朝代:唐

赵冬曦,(677-750)[唐]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开元初,累迁中书舍人内供奉,国子祭酒。工正书,景云二年(七一一)褚庆文所撰唐胜业寺双弥勒像碑,为其所书。《唐书本传、金石录》。
猜你喜欢

赋得艰危气益增

艰钜何曾怯,森然气益充。

临危磨百折,遇险奋孤忠。

际此坚冰履,时教沥胆雄。

事机遭偃蹇,道义配浑融。

阨运添高抗,操心善处穷。

至刚天地塞,万劫尽排空。

(0)

台湾杂咏·其四

药溪流水碧差差,不拟天寒出浴迟。

卒岁无衣双赤膊,负暄岩下曝孙儿。

(0)

咏梅八首和贡觉原韵·其二

破腊东风茁玉英,蹇驴踏雪板桥行。

美人有约春初信,隐士如传空谷声。

耐冷未妨登绝壁,闻香疑是隔前程。

折花未必调羹用,也慰空山解渴情。

(0)

台湾竹枝词

一剑霜寒二十秋,大王风急送归舟。

雄心尚有潭边树,夜夜龙光射斗牛。

(0)

球屿晓霞

东洋砥柱号琉球,成绮朝霞灿小洲。

光照赤山祥气蔚,红蒸丹港锦文浮。

扶桑日出含精射,沧海云生擘絮收。

熳烂烟波缥缈际,澄台占史一迎眸。

(0)

秋物十咏

回顾苍茫日影沈,者番酝酿是秋阴。

村容黯淡看难辨,山意模糊望转深。

未遇云霓谁诈雨,若逢雷电定为霖。

来朝天挂羲和驭,照耀黄花满地金。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