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释奠诗》是南北朝时期李谐所作,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诗中“沛泽南朝,峒山北面”开篇即以地理方位点明祭祀地点,展现了一种宏大的背景设定。接着,“帝曰师氏,陈牲委奠”描述了帝王对祭祀主持者的任命以及祭品的摆放,体现了仪式的正式与严谨。最后,“神具醉止,薄言嘉宴”则以神灵似乎在享受祭品后满足地停止了品尝,暗示了祭祀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神灵得到了应有的敬意和供奉。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虔诚与敬畏之心,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宗教信仰的重视和对自然神灵的崇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燕山亭.春阴
不是雨天,不是晴天,只是天低如晦。
谢了杏花,又谢樱花,花事尚余有几。
莺燕无声,惟有个、鹁鸠声碎。引企。
见修塔茂林,苍烟浓起。
镇日料峭东风,使游屐游骢,都无兴致。
抛毬约爽,斗草会闲,怎耐此时情味。
一酒一琴,聊伴我、海棠树底。感喟。
近薄暮、又将雨矣。
探芳信.丙辰人日葺薆园怀工部草堂
春来路。在杏萼梅梢,东风一度。
有多情燕子,探春对花舞。
招来旧雨与新雨,莫便分宾主。
快安排,茶臼诗筒,花间久住。游卷渺难据。
嘅人日草堂,五年未赴。今日嫩情,又阻浣溪步。
丽春更有花无数,再去寻工部。
自丁宁,未可芳期又误。
高阳台.悼亡,室人李慧,字淑芳,殁于光绪丁未十二月二十四日
枯柿翻风,残梅溅雨,黄昏不住啼鸮。
问卜琼茅,酸辛知是今朝。
卅年欢戚皆成幻,细思量、怎不魂销。
甚潘郎,皤然老矣,有涕如潮。
逢逢腊鼓催年亟,正鸾离珠镜,凤惨玉箫。
杳杳泉台,酒从何处来浇。
痴情欲把哀弦诉,算哀弦、诉也无聊。
尽灯前,四卷楞伽,诵到深宵。
念奴娇·其一
玉台今古,问几人能似,绛仙才调。
禁脔南朝虽未近,一点灵犀亲照。
束竹攒肠,衔碑在口,世事真难料。
鸳鸯六六,王昌消息偏杳。
今日孔雀东南,高楼西北,何处逢青鸟。
只是愁心和短梦,尽日为伊烦恼。
背枕寻香,欹灯絮影,惹尽花枝笑。
华年丝鬓,潘郎比我应少。
大江东去.孙文悫公为张太守画固陋草堂卷
茂林修竹,有山堂隐隐,杂花初发。
五马行春胸次远,此意豪端微揭。
草长莺飞,山空鹃泣,几被罡风折。
珠还故事,海壖招入琼笈。
曩昔退直余閒,云烟泼洒,蹊径翛然别。
下视朱门同白屋,纸阁芦帘明灭。
淡抹轻皴,鹿床家法,屈曲都成铁。
九夷何陋,指来先路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