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净所作的《颂古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
"不知此土何为验",开篇设问,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之间验证标准的质疑,可能是在探讨何为真正的价值或真理。接着,"拈起新罗人草鞋",通过一个细节描绘,将视线投向了异国他乡的新罗(今朝鲜半岛),草鞋象征着平凡与朴素,暗指新罗人的身份或许并不显赫,但接下来的故事却引人深思。
"汉祖殿前樊哙怒",诗人提及的是刘邦的功臣樊哙,在鸿门宴上力挺刘邦,显示出忠诚与勇气。然而,"鸿门一踏为谁开",诗人并未直接回答樊哙的行为为何发生,而是提出疑问,暗示了历史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因素和个人际遇。
整首诗通过新罗草鞋与樊哙的故事交织,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层解读,以及对英雄命运的沉思。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偶然性和英雄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乐府.时世妆.儆戎也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东坡秋意寄元八
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馀。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忽忆同赏地,曲江东北隅。
秋池少游客,唯我与君俱。
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
当时与今日,俱是暮秋初。
节物苦相似,时景亦无馀。
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