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皇甫子循游横山二首·其一》
《同皇甫子循游横山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曲磴行来尽,松阴寂寥

不知茅屋近,却望石梁遥。

叶响疑闻雨,渠寒未上潮

夫君轩冕客,此地相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却望(què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怀不满意,希望得到更好的情况。

上潮(shàng cháo)的意思:指趋势或潮流向上发展,形势向好的意思。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相招(xiāng zhāo)的意思:互相吸引,彼此吸引对方。

行来(xíng lái)的意思:行动起来,开始行动。

轩冕(xuān miǎn)的意思:指君主即位后,戴上皇冠,穿上龙袍,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也比喻最高权力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横山的一次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深邃。首句“曲磴行来尽”以“曲磴”点明了山路的蜿蜒曲折,而“行来尽”则暗示了旅程的深入与探索的持续。接着,“松阴转寂寥”一句,通过“松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冷的氛围,而“寂寥”二字则直接表达了环境的空旷与宁静。

“不知茅屋近,却望石梁遥”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对近处茅屋的未知与好奇,另一方面则通过“石梁遥”强调了远处景致的遥远与神秘。这种空间上的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叶响疑闻雨,渠寒未上潮”则是对自然声音与景象的细腻捕捉。通过“叶响”与“疑闻雨”的联系,诗人将听觉与视觉巧妙结合,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树叶时细微的声音,甚至误以为是雨声。而“渠寒未上潮”则描绘了一幅冬日河面平静、寒气凝结的画面,没有潮水涌动的迹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

最后,“夫君轩冕客,此地欲相招”两句,既是对友人的邀请,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情感投射。这里的“夫君”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也可以是与他同行的朋友,而“轩冕客”则暗示了身份的尊贵与地位的显赫。通过这样的设定,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也流露出对友情与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虞美人.美人风筝

红闰翠阁春深矣。飘泊今如此。休将飘泊怨封姨。

只是浅深眉样未相宜。筠裁纸剪真儿戏。

小小芳魂寄。云中遥见许飞琼。

羊角风微无力达瑶京。

(0)

忆江南·其一建南杂咏

建南好,乘兴踏青行。

虫果侩权村有市,蜡花开遍庙无灵。春会记分明。

(0)

清平乐.上元

晴烟绕树。宛转横塘路。新燕飞来窥绣户。

俊约华镫伴侣。上元歌舞谁行。采毫初试宫妆。

两袖春风紫陌,一帘花雾红窗。

(0)

采桑子·其一和琴缘本事词

辞巢婉娈低飞燕,总道无情。泪眼盈盈。

苦讳雕梁住不成。回廊缥缈经行地,烟月逢迎。

梦里商声。一夜秋苔步步生。

(0)

天香.鹿港香

碧鹧收斑,玉龙剪唾,如云细屑谁碾。

小炷沈馨,双烟同气荡暖。浅春一线。

花风送处,疑悄度、漳兰新畹。

著指剩拈银甲,入怀尚温珠串。蛮薰暗愁涴遍。

料西家、翠奁春换。缕缕海东云气,半迷残篆。

俊味衣篝宛在,怕难唤、蓬山倩魂返。

待寄相思,蘅芜梦远。

(0)

谒金门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