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忌出璞,出璞先为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隐 士 唐 /孟 郊 本 末 一 相 返 ,漂 浮 不 还 真 。山 野 多 馁 士 ,市 井 无 饥 人 。虎 豹 忌 当 道 ,糜 鹿 知 藏 身 。奈 何 贪 竞 者 ,日 与 患 害 亲 。颜 貌 岁 岁 改 ,利 心 朝 朝 新 。孰 知 富 生 祸 ,取 富 不 取 贫 。宝 玉 忌 出 璞 ,出 璞 先 为 尘 。松 柏 忌 出 山 ,出 山 先 为 薪 。君 子 隐 石 壁 ,道 书 为 我 邻 。寝 兴 思 其 义 ,澹 泊 味 始 真 。陶 公 自 放 归 ,尚 平 去 有 依 。草 木 择 地 生 ,禽 鸟 顺 性 飞 。青 青 与 冥 冥 ,所 保 各 不 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玉(bǎo yù)的意思:指珍贵而有价值的宝石,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才华出众。
本末(běn mò)的意思:指事物的主次、轻重次序或次要的东西。
不违(bù wéi)的意思:不违反,不违背
不取(bù qǔ)的意思:不要取得、不要采取、不要得到
藏身(cáng shēn)的意思:隐藏身体或身份,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澹泊(dàn bó)的意思:指心境淡泊、不争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当道(dāng dào)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当前处于主导地位或盛行的状态。
道书(dào shū)的意思: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指宗教经典或哲学著作。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还真(hái zhēn)的意思:表示事实确实如此,表示惊讶或肯定。
患害(huàn hài)的意思:指祸害、灾难。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利心(lì xīn)的意思:指人心机深沉,善于利用别人的弱点或短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馁士(něi shì)的意思:指士人心志消沉,失去斗志或无能为力的状态。
漂浮(piāo fú)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充满喜悦之情。
寝兴(qǐn xīng)的意思:指睡觉的时候不能安心,思虑烦恼,失去入睡的欲望。
禽鸟(qín niǎo)的意思:指禽鸟类,也用来比喻人的行为轻浮不正派。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山野(shān yě)的意思:山野指的是山中的田野,也用来形容偏僻、荒凉的地方。
尚平(shàng píng)的意思:表示对平等、公正的追求和崇尚。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顺性(shùn xìng)的意思:指按照事物的性质、规律或顺序进行,不违背自然规律或道德准则。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贪竞(tān jìng)的意思:形容人贪图名利,争夺权势。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为薪(wéi xīn)的意思: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而劳累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相返(xiāng fǎn)的意思:指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兴思(xīng sī)的意思:指激发思考,启发灵感。
颜貌(yán m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择地(zé dì)的意思:择地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选择合适的地方。在各种情况下,择地都指的是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地点。
自放(zì fàng)的意思:指自己放纵、自由自在地行动,不受任何限制或约束。
- 注释
- 本末:事物的根本和末节。
返:转化。
馁士:饥饿的人。
市井:城市。
忌:畏惧。
藏身:隐藏。
贪竞者:贪婪的竞争者。
患害:灾祸。
岁岁:年年。
朝朝:每天。
富生祸:财富带来灾祸。
贫:贫穷。
宝玉:珍贵的宝石。
出璞:显露原石。
璞:未经雕琢的原石。
为尘:变为尘土。
松柏:常绿乔木。
出山:离开山林。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道书:道家经典。
寝兴:起居。
澹泊:淡泊名利。
陶公:陶渊明。
尚平:历史人物,指尚子平。
草木:植物。
顺性:顺应天性。
冥冥:幽深。
违:违背。
- 翻译
- 事物的根本和末节相互转化,难以保持真实。
田野间有许多饥饿的人,城市中却看不到挨饿之人。
猛兽畏惧道路,麋鹿懂得隐藏。
然而贪婪的竞争者,每日与灾祸亲近。
容貌年年变化,利益之心每天更新。
谁知财富会带来灾祸,人们只求获取财富,不顾贫穷。
宝玉不愿离开原石,一旦显露就变为尘土。
松柏不愿离开山林,出山则成为柴火。
君子隐藏在岩石缝隙,道家经典成为我的邻居。
日夜思考其深意,淡泊的生活才有真味。
陶渊明选择归隐,尚平也有依靠。
草木选择适宜之地生长,禽鸟顺应天性飞翔。
青翠与幽深,各自保全,不违背自然之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本末一相返,漂浮不还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心难以把握的感慨。接着,“山野多馁士,市井无饥人”反映出隐士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他可能觉得那些在山野间生活的人虽然贫穷但内心充满真诚,而市井之中虽无饥饿却可能充满伪饰。
“虎豹忌当道,麋鹿知藏身”则是隐士对于自我保护的警觉,他可能觉得就像猛兽和弱小动物一样,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保自身。紧接着,“奈何贪竞者,日与患害亲”表达了对那些为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终日与灾难为伴的人的哀叹。
“颜貌岁岁改,利心朝朝新”则是隐士对于世人面貌和心志易变的感慨。接下来,“孰知富生祸,取富不取贫”似乎在探讨财富与灾难之间的关系,隐士可能在提醒人们,不应仅仅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精神上的贫瘠。
“宝玉忌出璞,出璞先为尘。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这两句诗则是隐士对于名利的警惕,他可能觉得就像珍贵的宝玉和坚韧的松柏一样,一旦过度地暴露在世俗之中,就容易失去原本的价值,变得普通甚至可怜。
“君子隐石壁,道书为我邻”表明了隐士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他可能将这些看作是自己精神世界中的邻里。紧接着,“寝兴思其义,澹泊味始真”则是隐士在平静中思考生活意义,最终体会到淡泊明志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可能是在提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自然、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而“草木择地生,禽鸟顺性飞”则强调了自然界生物的选择和顺应,这与隐士追求的生命态度不谋而合。
最后,“青青与冥冥,所保各不违”可能是在表达隐士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守,他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保持纯净,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乱。整首诗体现了隐士对自然、自由和真诚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他对于世俗名利的警惕和拒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