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起将出寻梅·其四》
《晨起将出寻梅·其四》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村南叉路细萦蛇,注目寒江不见花。

远树带烟风袅断,长稍离岸石钩斜。

看来欲洗溪边竹,折去须乘水上槎。

买地结庵何处所,老梅今拟作东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寒江(hán ji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江河,比喻孤寂、冷清的环境。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看来(kàn lái)的意思:表示根据所见所闻推测或判断,用以表示事实明显或显而易见。

拟作(nǐ zuò)的意思:模仿或仿效别人的作品或行动。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注目(zhù mù)的意思:集中注意力,专心观察。

作东(zuò dōng)的意思:指为客人做东,担待客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晨起将出寻梅(其四)》描绘了一幅乡村早春的画面。首句“村南叉路细萦蛇”以比喻手法写出小径曲折如蛇,暗示了乡村道路的宁静与幽深。次句“注目寒江不见花”则描绘了诗人凝视寒江,期待梅花开放的情景,但眼前却只见清冷江水,未见花朵。

第三句“远树带烟风袅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朦胧,远处的树木在轻烟中若隐若现,微风吹过,枝头摇曳,仿佛断断续续的乐音。第四句“长稍离岸石钩斜”描绘了岸边石头和倒映在水中的树梢,形成一种动态的美感,犹如渔钩斜挂。

第五句“看来欲洗溪边竹”想象溪边的翠竹仿佛被这早春景色洗涤得更加清新,第六句“折去须乘水上槎”则流露出诗人想要亲手折取一枝梅花的心情,但又需借助水上竹筏才能实现。

最后两句“买地结庵何处所,老梅今拟作东家”,诗人设想如果能在此处买地建庵,那么老梅就将成为他的邻居,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乡村的静谧与生机,以及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题画禽画眉

淡淡春山翠黛横,生来娇态自天成。

何曾一日教人画,京兆风流浪得名。

(0)

多谢东风巧剪裁,深红浅碧一时开。

晴雷隐隐天无雨,知是香逵绣縠来。

(0)

题四景山水·其四

万籁无声夜气顽,六花飞白满溪山。

冲寒小艇来何处,可是王猷访戴还。

(0)

题四景山水·其三

天开庐岳奠金鳌,气势凌秋分外高。

闲倚云巢瞻秀色,洞庭飞雁杳秋毫。

(0)

题四景山水·其一

几日林霏暝不开,遥山飞翠入亭台。

钩帘闲探春消息,一对寻巢燕子来。

(0)

到家

去日年才二十三,归来鬓雪已盈簪。

半生勤苦成何事,两字清贫是美谈。

松酿满斟浇世虑,荷衣旋制换朝衫。

君恩倘许重收用,潦倒龙钟恐不堪。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