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编写(biān xiě)的意思:指写作、创作文稿或书籍。
杵臼(chǔ jiù)的意思:比喻勤劳努力的人。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韦编(wé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杂乱。
竹简(zhú jiǎn)的意思:指古代用竹子制作的书写材料,比喻简单而又清晰的文字。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翻译
- 竹简上刻录着六经的内容,不知为何又要捣碎枯藤。
自从捣药的杵臼被深深隐藏,采集树皮和桑叶的劳作已经改变。
- 注释
- 竹简:古代书写材料,用竹片编成。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串联起来。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捣:用力砸或研磨。
枯藤:干枯的藤蔓,用于制作药材。
杵臼:古代用来捣碎药物或粮食的工具。
深藏:隐秘存放,不再使用。
采楮:采摘树皮(楮皮),用于造纸。
舂桑:用杵臼捣碎桑叶,用于制作蚕丝的原料。
事已更: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养性的生活状态。开篇“竹简韦编写六经,不知何用捣枯藤”,表明诗人对古籍的研习已经到了极致,但却感到这些知识似乎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用途相去甚远,只是一种无用的堆积。这里,“六经”通常指的是儒家经典,如《易经》、《书经》等,而“捣枯藤”则是古人编写竹简的一种方式,枯藤可能象征着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知识体系。
接着,“自从杵臼深藏后,采楮舂桑事已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放弃。这里,“杵臼”是古代女子捣米的工具,而“深藏”则意味着远离尘嚣;“采楮舂桑”则是指采摘植物、纺织等田园生活,"事已更"表明诗人已经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转向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知识与现实、世俗与隐居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也蕴含着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和逃避。在宋代文人眼中,这样的生活选择是理想化的隐逸之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